余偉輝,余偉輝講師,余偉輝聯(lián)系方式,余偉輝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余偉輝:?從PR到RS,不要在混亂的流程上做流線化
2018-10-22 2757
對象
精益生產參與者
目的
流程標準化
內容

     精益追求流動,創(chuàng)建連續(xù)流生產是實現(xiàn)精益化的重要手段。而在現(xiàn)實中,精益的實踐者們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建一個好的連續(xù)流單元生產模式從一開始就面臨來自產品標準化的挑戰(zhàn),特別是近幾年工廠的產品形態(tài)越來越多,工廠的人會不斷地提出疑問:

     “我們的產品是很雜的”

     “我們的產品訂單都很小”

     “我們的產品工藝流程差別很大”

      ……

      如此問題,相信大家都碰到過,這也確實成為攔在精益實踐者們面前必須要面對的困惑。當然,一些精益實踐者可能會通過PQ分析來選擇一些批量較大的產品開始切入,一些精益實踐者也會采用快速切換技術來解決產品切換的問題,還有一些精益實踐者會嘗試各種柔性生產的管理技術,比如多能工等,但無論哪一種方法,都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產品一致性的問題。

      在混亂的流程中,我們或許會找到一些規(guī)律,比如產品族的進一步細分和分類,但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傳統(tǒng)的IE手法會碰到瓶頸,必須要從PE的角度來進行工藝流程標準化。

      IE改善手法,關注于從時間分析、動作分析、人機配合、產線平衡等方面的優(yōu)化員工的作業(yè)方法。

      PE改善手法:關注于從產品工藝路線、加工方法、工藝技術、設備參數(shù)、模具工裝等角度,來改進產品本身的加工過程。

     很多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如果工藝不改,產線的優(yōu)化很難有突破性的改善,比如:

      案例一,工藝時間約束:某個工序需一種膠水來固定兩個零件,工藝上要求膠水在自然條件下固化8小時,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連續(xù)流不得不被中斷。當然,在工藝不變的情況下,你可能會采取循環(huán)固化的形式,試圖在物理上來克服產品的流動,但往往你又會發(fā)現(xiàn),這個機構可能并不現(xiàn)實,一是機構龐大,二是操作并不經濟,

     案例二,工藝路線不一致:相同的工序,不同的產品所設計的工藝路線并不一致,比如,A和B是同一產品族,A產品的加工路線是落料à沖孔à車外圓à鉆孔à精壓,而B產品的加工路線是落料à鉆孔à車外圓à沖孔à精壓,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以A的工藝來布局產線,則生產B時,流程需要倒回來,我們稱之為回流。這種工藝路線對產線布局帶來的影響的災難性的。

     案例三:工藝方法不一致:相對的工序,不同產品的加工方法不一致,比如A產品的螺絲要求用電批,而B產品的螺絲要求用風批;同樣是PCB引腳焊接,A產品用手工焊,B產品用自動焊。這些不同的加工方法,在產線布局和設計時,需要考慮很多的可能,萬一某一產品的某個加工方法在前期設計時沒有考慮進去,那么,生產該產品時,這條線就不適合生產該型號了。

……

     如此種種工藝上的差異,無疑給精益的流線化改造帶來致命性的障礙,如果不能從工藝上進行標準化,流線化是很難流暢運作的,在精益之前,必須充分做好流程標準化工作。

     那么,如何進行工藝流程標準化呢?余偉輝老師從多年實戰(zhàn)經歷中,總結出PR流程標準化的八步法:

      1. 進行零件-數(shù)量 (P-Q)分析:

      P-Q(Part Quantity)零件數(shù)量分析,通過PQ分析,識別主要的產品或零件。

      大部分精益改善人員一般都會熟悉P-Q分析的做法和應用。

    2. 進行工藝流程(P-R)分析

      .lP-R(Process Route):產品工藝路線分析,將同一類產品族的產品或零件的全部工序展開來進行分析。

      .PR圖能夠直觀的呈現(xiàn)不同產品之工藝特征、工藝路線、工藝方法、使用設備等相關信息。

      3. 根據相似流程,對產品或零件進行分類

      .一般來講,企業(yè)內部大致對產品有個宏觀的分類,但那往往太粗放了,在改善的時候,我們常常需要對產品的特征進行深入的展開和梳理,進一步對產品族進行細分,才能最終識別出可執(zhí)行的、可操作的、可應用的產品族。

     .一般來講,前面三步的PQ、PR到產品族分類,改善的實踐者們一般都會操作的。而往往第四步到第七步,恰恰是最關鍵也是甚少深入的環(huán)節(jié)。

      4. 簡化零件工藝路徑

     仔細分析所有產品每一個工序的加工路徑,盡可能使同一產品族的工藝路徑標準化,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分析改善:

      .簡化流程的操作順序

      .同一系列的所有零件都制定標準化流程l 減少工序數(shù)量,工序合并

      .消除單元外的交接點

      .避免回環(huán)工序

      .避免共用裝卸中心

      .考慮使用標準化流程模塊

       5. 工藝方法與加工技術的優(yōu)化

      對約束流程精益化的工藝方法和加工技術進行優(yōu)化,不排除專項的技術攻關,或創(chuàng)新性的工藝突破,包括:

     .特殊處理:如電鍍、退火、清洗、酸洗…

     .工藝時間:如固化、冷卻、干燥、老化…

     .節(jié)拍差異:如大型高效設備、共享設備…

     案例一:某產品在沖壓之后需要退火,而退火設計是單獨的工廠,為了節(jié)省能耗,每半個月啟動一次設備,導致生產流程的中斷,也帶來大量的庫存,以及管理浪費,為了突破這個問題,專門成立了項目攻關小組 ,從設備能力、模具優(yōu)化、產品結構、材料改進等多方面進行攻關,最終成功取消了退火工序,實現(xiàn)了產品的連續(xù)流生產。

     案例二:某產品膠水的固化時間要求8小時,剛開始,精益團隊考慮做一個循環(huán)式的掛鏈或轉盤,產品在上面周圍一圈剛好8小時,但最終放棄了這個構思,原因是周圍庫存量太大,周圍的設施比較龐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公司成立專項攻關小組,聯(lián)合膠水供應商、院校專家團隊進行聯(lián)合攻關,最終,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配制出一種新的膠水,新的膠水結合UV爐,只需要3分鐘即可完成固化的過程。

      6. 定義設備可用性與一致性改善

在流程標準化的改善中,設備一致性很容易被忽略。同一類產品族的同一個工序使用不同的設備,這里說的設備,包括加工用的機器、模具和關鍵的工裝,這種差異不僅影響設備采購的不方便和設備產能的浪費,更要命的是給生產管理帶來極大的麻煩,而大部分時候,這種差異很容易被默認為是工藝要求而不做進一步的調整和改善。

     設備一致性的改善就是要消除這種設備、模具及工裝的差異。

      在上圖的PR圖中,顯示中每一道工序使用的設備,我們會注意到,同樣的精壓工序,不三種型號的產品使用的設備有630T、400T、250T,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知道,這三種鋼板的厚度和加工深度是一樣的,既然C產品用250T能完成精壓,那么,其它產品也是應該可以的,三種產品的設備選型完全可以一致化,統(tǒng)一用250或400T的,當然,沒有必要統(tǒng)一采用630T設備,那樣的成本浪費太高。

      7. 必要的產品結構與功能設計改善。

這就涉及到產品的標準化與模塊化的層面,造就產品工藝不標準化源頭,80%是來自產品結構設計和功能設計的因素,比如電器產品中會用到很多的堅固件,同樣是螺絲,各種各樣的型號給采購、倉儲、物流、配送等環(huán)節(jié)帶來很大的不便,在工序加時,不同規(guī)格的螺絲就要求使用不同的工裝、工具與設備。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有必要從產品的結構設計或功能設計上來簡化和優(yōu)化,進而簡化工藝流程,提高工藝的一致性和標準化程度。

     8. 實施新的流程系列,并將其文件化。

經過前面步驟的優(yōu)化改善,我們可以重新制定標準的工藝路線了,你會看到一個標準化、統(tǒng)一化的流程,接下來,創(chuàng)建流線化生產模式變得簡單,產線的管理工作更是清晰而輕松。

改善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