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士教授曾經發(fā)現,部門員工一般僅需發(fā)揮出20% -30%的個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飯碗而不被解雇;但如果受到充分有效的激勵,其工作能力能發(fā)揮出80%一90%,這其中50% - 60%的差距就是激勵所致。由此可見,激勵的作用是何等的驚人。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中層,要意識到激勵的重要性,不僅能激發(fā)fB員工的工作潛能,利于目標的實現,同時還能強化自身的領導水平。因此,中層領導者必須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把需要滿足和目標的達成結合起來,將這50% -60%的差距補回來。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激勵技巧。
一、明獎、暗獎,一個都不能少
獎勵可分為明獎和暗獎兩種。作為中層領導,當看到自己的下屬工作勤奮努力時,就要適當地運用獎勵,以安慰員工。明獎和暗獎各有優(yōu)缺點,中層領導要靈活運用。明獎的好處在于可樹立榜樣,激發(fā)大多數人的上進心。缺點是,由于大家評獎,面子上過不去,于是最后輪流得獎,獎金也成了“大鍋飯”。而且,當眾發(fā)獎易使他人產生忌妒,為了平息忌妒,得獎者就要按慣例請客,有時可能會倒貼,最后使獎金失去吸引力。暗獎就是在發(fā)薪水時,給員工的工資袋里加錢或另給“紅包”,并附一張紙條說明加薪原因。這種方式對其他人不會產生刺激,但可對受獎人產生刺激。
因此,中層在運用這兩種措施時,要兩者兼用,各取所長。比較好的方法是大獎用明獎,小獎用暗獎。如年終獎金、發(fā)明建議獎等可用明獎方式,而月獎、季獎等則宜用暗獎,真正地發(fā)揮激勵作用。
二、靈活運用激將法與反向激將法
中國有句俗話:“請將不如激將”。激將法與反向激勵法的相同之處都是用否定的言行去激發(fā)他人的自尊心和爭強好勝心;不同之處是兩者激發(fā)目的和對象不同。領導者使用反向激勵法的目的是激勵,使下屬產生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力量;激將法則既可激勵,也可激怒,而激怒下屬是不會收到好效果的。一名優(yōu)秀的中層,只有靈活運用這一策略,才能達到激勵的效果。
1.身先士卒激將法
廣東一家企業(yè)的生產部經理發(fā)現,只有加班制造一項產品才能完成本月任務。于是,他把車間主任叫來,讓他通知工人們晚上加班。車間主任聽到這一消息后,面露難色,并表示困難多多。然而,這位生產部經理沒再說什么,晚上親自跑到工廠去加班。
車間主任看見后,二話沒說,立即找了幾個工人過來加班,把經理換下來。從此之后,經理再告訴他有加班任務時,他再也不推托了。
聰明的中層要明白,戰(zhàn)場主帥是不宜親自“出戰(zhàn)”的,一旦“出戰(zhàn)”,就意味著部將無能或失職,這一做法本身就是一種激將法。
2.對象激將法
中層在運用激將法時要注意對象,如果你的部下是年輕人,不妨運用其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激”他。比如,你越說他害怕,完不成任務,他越勇敢、拼搏。如果是年齡比較老點的員工,可運用其自尊心強的弱點進行“激將”。例如,笑著說他年老不中用,他就會表現出不服輸的精神,從而更加認真、負責地對待工作。
3.絕路激將法
中國歷史上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等戰(zhàn)例,中層不妨學習這一道理,在瀕臨絕境之時,激勵下屬背水一戰(zhàn),使其大獲全勝。
但是,中層在運用反向激勵法時要明白,這種方法只適合自尊心強或逆反心理比較強的下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具體的運用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而不可濫用,以免因使用不當產生副作用。
可見學會激勵他人是建立并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的秘密武器。一個懂得激勵藝術的管理者,不僅能針對不同性格的員工給予不同的激勵,還能推動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而這一切,甚至不需要絲毫物質上的付出,就可以得到超乎想象的回報!
三、因人而異的激勵技巧
如果將一種激勵方法運用在公司所有的人員身上,必將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作為中層應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激勵技巧。一般來說,常見的下屬類型有指揮型、關系型和與人合作型。對他們的激勵,具體說來是這樣的:
1.指揮型
學會激勵下屬是中層建立并維持自身良好人際關系的秘密武器。一個懂得激勵藝術的中層,不僅能針對不同性格的員工給予不同的激勵,還能推動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o
指揮型的員工的特點是:喜歡命令別人去做事情,而自己在一旁 能指手畫腳;工作做得出色,他們就到領導面前邀功;工作做得不好,卻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面對這樣的員工,中層可采取以下技巧來激勵:
(1)在他邀功前,親自到他面前贊揚他們的效率,使其情不自禁地如人工作;
(2)在領導能力上勝過他們,使他們服氣,不敢再妄加指揮別人;
(3)幫他通融人際關系;
(4)給他們指出工作中不足的、需要彌補的地方,而非指責他們;
(5)派遣同樣喜歡指揮別人的員工與他們合作;
(6)提前為他們安排好工作,不讓他們發(fā)現:
(7)讓他們先按自己的意思做事,不要告訴他們怎么做;
(8)當他們指揮別人遭到拒絕的時候,征求一下他們的想法。
2.關系型
激勵這類員工時要運用以下技巧:
(l)和他們交談要多談他的個人生活,使他感到受尊重;
(2)時常給予關懷,使他有安全感:
(3)不要輕易拒絕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
(4)分配任務時,先承諾我們盡力為他承擔責任,使他放開手腳工作;
(5)開會或談話時,給予他與別的員工一起分享感受的機會。
3.與人合作型
激勵這類型的員工時,要用以下的方法:
(1)這類型的員工多有不安全感,且易悲觀,因此要承認或剔除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
(2)除非他與你充分配合,否則不要要求他立即行動;
(3)在你對他們有所要求前,先獲取他們的信任與尊重;
(4)讓他們明白,他不能為世上每個人的問題負責;
(5)減輕交代他的工作風險,并鼓勵他創(chuàng)新,讓他有充分的時間整理思緒。
總之,作為一名中層領導,在激勵下屬工作時,要了解下屬,知道運用何種方法并且能嫻熟使用這些激勵方法。這樣,自然能讓下屬有盼頭,也會如你所愿,心甘情愿、愉快地到達“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