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資源已經越來越受到組織的重視,如何發(fā)現人才、培養(yǎng)人才、激勵人才是每一個組織都會重視的問題,但是小部分企業(yè)一直還是處在摸索之中,甚至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藥,一直在模仿,始終未超越。人才培養(yǎng)的理論學了很多,但是都是聽聽生動,談談激動,回去就不能用。今天學GE、明天學京瓷,基本都是學了點皮毛,都沒有真正學到精髓,其實真的精髓是你也學不會,因為每家企業(yè)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基因。在學習這些標桿企業(yè)的成功經驗的同時,我們要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改革或者改良也罷。筆者在這里需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崗位實踐是人才培養(yǎng)的最好的方式。
剛開始的時候對于新生事物每個人都是處于混沌狀態(tài),等過了2-3年基本都是行家,因為組織需要不斷的對員工的工作內容進行工作擴大化和工作豐富化。進行廣泛的授權,允許員工犯錯誤,只要這個錯誤不是致命的錯誤,經常對以前的錯誤進行復盤。筆者建議,采用崗位實踐是培養(yǎng)員工最好的方式之一。讓員工成為某一項目的項目經理,看他如何在規(guī)定的時間節(jié)點內完成需要交付的任務,開始的時候可以給他指點,后面就需要慢慢放手,只有在需要扶持的時候才去扶持,讓員工自己慢慢去領悟其中成功或者失敗的道理。我們小的時候學自行車,父母都是先告訴我們騎車的規(guī)則和根據自身的經驗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肯定是父輩們以前的相關經歷,但是當時做為一個新手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父母為啥要告訴自己這些約束性規(guī)范,也不當回事。然后父母在小孩騎車的時候扶著后座,讓小孩安心的騎車,其實這個時候小孩是有依賴性的,因為這樣至少不會摔倒,后來父母觀察到小孩慢慢可以自己騎自行車了,于是趁小孩不注意松手不扶,這個時候小孩還不知道而且騎得很好,等小孩發(fā)現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可以單獨騎行,非常的高興和有自信。因為在人才培養(yǎng)的方式上我們同樣可以采用這樣的規(guī)律,給員工配一個有責任心的導師并給予響應的激勵。畢竟,每個人的路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走,因此,只有不斷的鍛煉,以項目制的方式讓員工去探索,增強自信心,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讓員工去多接受挑戰(zhàn),多接觸困難,才能有這些生活經歷,才能更好的面對未來。(劉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