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后感:我個人以前的認識以為從資產、資源到資本就以為發(fā)展了,看到此文后發(fā)現我們做管理的思考角度沒有盡最大可能從人性方面深度思考出現了誤區(qū)。人之所以無謂那是無知,人之所以勇敢那是自以為懂得了很多!人之所以無為那是因為自以為有了智慧?。┫旅媸莿懪笥训奈恼?,先予以分享:
現在的流行說法是―我們都是“人力資源”。聽起來,人力資源好像是個先進的理念―至少比人力成本先進;實際上,在人力資源這個詞的指導下所進行的“人力資源實踐”,不僅在降低企業(yè)的長期業(yè)績,而且在損害我們這個社會的人性。
盡管“人力資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19年,但是在現在的意義上探討“人力資源”,最早也最精彩的論述是在管理大師德魯克1954年的著作《管理的實踐》之中。德魯克一方面指出對人力資源的利用要著眼于其特殊性,也就是不同于其他資源的地方;另一方面提醒我們,人力資源除了“資源”的一面,還有著絕對不能忽視的“人”的一面。
現在流行的人力資源實踐,忽視了德魯克提出的兩個原則。企業(yè)不但忽視了員工作為人的一面,而且和其他資源同樣看待―同樣被看作企業(yè)所擁有的某種東西,企業(yè)視自己的需要而使用或者拋棄。
人力資源這個詞已經成了皇帝的新衣,管理大師明茨伯格挺身而出,擔任了那個說真話的孩子。明茨伯格說:“一種資源是一件東西。我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力資源。我認為這種詞匯貶低了人。叫做人力資本或者人力資產幾乎更糟?!?
把員工當人,對于企業(yè)來說有兩個理由。一個是淺層次的理由:員工跟其他成本、資源或者資本項目有著明顯的不同,只有把員工作為人來對待,企業(yè)才能取得更大的回報。如德魯克所說:“人具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特質。和其他資源不同的是,人對于自己要不要工作,握有絕對的自主權?!比酥辽龠€有以下獨一無二的特質:人有情感、知識、關系、理想和個性。
深層次的理由是:員工本來就是人。企業(yè)首先是一個人類群體,其次才是一個經濟實體。無論是把員工看作成本,還是資源或者資本,都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而這些角度成為看待員工的首要角度,是因為我們看待企業(yè)的角度出現了偏差。從20世紀以來逐漸變得根深蒂固的這種偏差,不應該被我們帶入22世紀。
管理大師彼得?圣吉說:“如果你回溯得足夠遠,一個公司首先而且主要被看作一個人類社群?!尽@個詞來自法語的compaignier,意思是分享面包,跟‘同伴’這個詞的詞根一樣。因此深植在公司的基本理念中的思想是:它是一個人類群體,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些對他們有意義的事情,一些做出了他們關心的某種貢獻的事情。??如果公司首先而且主要是一臺賺錢機器,人和人們之間的關系是次要的,那么他們就只是這臺機器所需要的‘人力資源’而已?!?
如果把員工當成本,動詞就該是節(jié)約;把員工當資源,動詞就該是利用;把員工當資本,動詞就該是回報最大化。如果把員工當人,動詞應該是什么?
我們做過三次大規(guī)模調查,問同一個問題:企業(yè)對員工的動詞應該是什么?三次的結果幾乎一模一樣,排在前四位的動詞都是激勵、尊重、培養(yǎng)、關心。這跟前面指出的人的特質是一致的:人有理想,因此需要激勵;人有個性,因此需要尊重;人有知識,因此需要培養(yǎng);人有情感,因此需要關心。
員工不是人力資源,而是人。企業(yè)對待員工的方式,必須要從把員工當“資源”轉變到把員工當“人”上―這是21世紀的管理面臨的最緊迫、最重要的挑戰(zhàn)。(轉自世界經理人,原作者:劉瀾)
(這個地址我之前關于此命題的相關論文https://home.iccun.com/space-1518-do-blog-id-8314.html)
(此文版權歸偉亞系統(tǒng)研發(fā)咨詢機構,轉載請注明出處,有興趣者聯(lián)系RDMS@163.COM或QQ23995205)
偉亞介紹:
★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世界咨詢師聯(lián)合會會員;
★中華講訓網、廣東培訓網等機構特聘講師;
★系統(tǒng)研發(fā)管理專家,中國家居業(yè)系統(tǒng)研發(fā)咨詢導師;
★WRDMS研發(fā)咨詢機構總經理和首席咨詢師;
★南方略國際營銷&品牌咨詢集團營銷高級咨詢師,
★南方略偉亞系統(tǒng)研發(fā)管理咨詢事業(yè)部首席咨詢師;
★上海兆顧管理咨詢總經理&首席管理顧問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中山大學EMBA;
★廣州新視角企業(yè)管理研究中心特邀撰稿人,
★廣州番禺(大石)書畫協(xié)會會員,資深產品設計師,資深創(chuàng)意策劃師;
(偉亞人生目標:游走于藝術與管理之間尋求協(xié)調與統(tǒng)一的美!)
中國“傳統(tǒng)制造業(yè)”系統(tǒng)研發(fā)管理咨詢培訓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