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是華中某城市的一個體經營者,經營餐飲業(yè)已有好幾年時間,近幾年發(fā)現火鍋的市場不錯,在經過了一番走訪和考察后,打算加盟一家知名火鍋店.
蔡先生就在當地找了一個位于步行街尾的黃金口岸,在大家都積極參與和配合下,蔡先生的火鍋店很快就開業(yè)了,由于有強大的品牌優(yōu)勢和完善的管理手段,生意自然是火爆的不得了!
但是好景不長,10月下旬的某天,有人就向當地報社媒體反映,蔡先生的火鍋店將顧客吃剩的紅油回收重復利用.頓時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顧客對紅油回收使用是因為"越熬越香"的說法讓顧客也難以接受.生意也是一落千丈.
蔡先生趕緊聯系公司總部反映了情況,公司積極作出回應,表示將對工藝流程進行改進,啟用一次性鍋底,以求消除影響.經過調整后啟用的一次性鍋底還是沒有讓顧客抹去心理的陰影,生意大不如前,后來也不得不含恨推出了火鍋市場.
【朱明坤點評】 “老油”問題一直是困擾重慶火鍋業(yè)的一顆定時炸彈,“越老越好”、“越熬越香”的老觀念,與現代人大力倡導科學、衛(wèi)生、營養(yǎng)的新飲食觀發(fā)生了沖突,一些火鍋連鎖店為了順應外地擴張發(fā)展的需要,開始啟用一次性鍋底,此舉堪稱火鍋業(yè)的一次革命。
上世紀30年代,川渝船夫們同拉一根繩、同住一條船,同烤一堆火,同吃一口鍋,他們將各色菜肴扔進鍋里,再加上種種火辣的佐料邊煮邊吃,吃得頭上直冒汗,既飽腹又御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的特色之一,就在于重復使用的紅油。據說,船夫們起初是為了節(jié)約成本,但他們還從中發(fā)現,重復使用的“老油”越熬越香,于是,這種“工藝”也作為傳統被保留下來。
然而,在重慶火鍋走向全國甚至已經走向海外的現在,這種“傳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挑戰(zhàn)———這符合衛(wèi)生要求和標準嗎?人們心理上能接受嗎?重慶火鍋要想走出重慶,必須要過外地消費者的“心理接受關”。
連鎖也好,加盟也罷,在進行異地選址的時候,了解當地人們的飲食習慣和消費觀念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地域性飲食文化的差異讓中華美食異彩紛呈,也正是因為可選擇的多了,讓大家也變得越來越挑剔了.
俗話說得好“下棋看五步”,帶有地方特色的傳統行業(yè)和產業(yè),必須盡早考慮與全國乃至世界范圍的游戲規(guī)則接軌,才能使我們的重慶火鍋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