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IBM裁員,尤其是拿老員工動刀,鬧得紛紛揚揚。網上有人發(fā)帖子,說是在IBM辛辛苦苦十幾年,把整個青春都奉獻了,說被砍掉就砍掉。不勝唏噓中,IBM無非是給“薄情寡義”的清單又增加了一個公司,而作為職業(yè)人,則需要要認識到,資歷老并不是優(yōu)勢,如果不能把這資歷在管理上演變?yōu)轭I袖、在專業(yè)上上升為專家的話。
職業(yè)人剛起步的時候,是新兵,他的薪酬往往超過他的貢獻;幾年后,工作上了手,年富力強、獨當一面,是精兵,他的貢獻就超過他的薪酬;再做些年,工作很上手,但也逐漸失去了新鮮感,銳氣越來越少,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心態(tài)逐漸抬頭,精兵就做成了老兵,他的貢獻就低于薪酬,成為下一輪裁員的目標。雖說很殘酷,但其中的邏輯也是必然的。
從新兵練成精兵,這是大家的目標
從精兵做成老兵,恐怕沒有一個人愿意。那如何避免這種老兵階段呢?這就需要在管理上轉型為領袖,在專業(yè)上上升為專家,以使自己的貢獻與薪酬匹配。兩者兼具最好,但至少得有一個。只有這樣,才能在更多人身上復制自己的成功,給公司更大的貢獻。而要完成這樣的轉變,離不開學習、觀摩和思考,而這正是很多久居職場的人所欠缺的。
先說領導力。都說領導力不能教,但可以學。對提高領導力來說,再沒有比職場上的觀摩、學習、思考更有效的辦法了。領袖到處都有,就看你留意到了沒有。職場多年,司空見慣,尤其是技術背景的人,容易輕視溝通、激勵、領導技巧的價值,卻忘了這些正是是領導能力的重要組成。我在硅谷十年間,見到很多老博士,他們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這些領導技能,認為是花拳繡腿、耍嘴皮子。這些人雖然跟著些非常優(yōu)秀的領袖,卻沒有學到多少領導能力,錯過了成為領袖的機會。
再說專家,只會干活不能算專家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頂多算個匠人。能從日常工作中的“形而下”上升到流程、系統(tǒng)、人員層面的“形而上”,才能算是專家。這離不開實踐,更離不開思考。找準方向,深耕精做,勤思考、善總結,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成為專家。那硅谷有些老博士,干了一輩子,鉆得不謂不深,為什么還不是專家?那是因為沒有思考、總結,沒有從“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或者說,進是進去了,但出不來,只能繼續(xù)停留在“匠人”層面。
這就好理解為什么有些四五十歲的職業(yè)人,在外資企業(yè)半輩子,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尷不尬,處于被淘汰的邊緣:他們既沒有過渡為領袖,領導團隊出成績;也沒有上升為專家,在專業(yè)領域影響更多的人。于是他們的價格就高于價值,從此走上下坡路。
對于專家定義的三段論
(1)系統(tǒng)學過,而且學到最好;
(2)系統(tǒng)做過,而且做到最好;
(3)系統(tǒng)提高總結過,從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
系統(tǒng)學過,可以是大學里系統(tǒng)地學,也可以是接受系統(tǒng)的認證;系統(tǒng)做過,主要是在建制完善的公司做過——有些人在管理粗放的公司一直做些低層次的事,那種經歷其實沒多少價值。經常聽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長。不過看看他是怎么走的就知道了:早晨從橋東走到橋西,晚上從橋西走到橋東。表面上看有十年的經驗,其實是一個經驗用了十年。
而我們的人才問題呢,在我看來,主要是兩個“三無”問題:企業(yè)里的“三無管理層”和學校里的“三無教授”,他們都是沒能成為專家的代表?!叭裏o管理層”沒系統(tǒng)學過、沒系統(tǒng)做過,當然也沒有系統(tǒng)提高總結過,卻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晉升到管理層,需要指導員工和團隊的時候就抓瞎了。而學校里的“三無教授”呢,沒有系統(tǒng)學過、當然也沒有系統(tǒng)做過,自然談不上系統(tǒng)提高總結,難怪培養(yǎng)出的學生企業(yè)不喜歡了。
大公司里,唯閑人難養(yǎng)
我們知道,根據重要性和緊急程度,事情可以分為四類。既重要又緊急屬于第一優(yōu)先級,那是些已經著火了的事,比如生產線斷料停工,我們都知道必須第一時間去處理。但接下呢,成功的職業(yè)人士會按重要性排序,先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而一般的職業(yè)人士呢,他們的日程被緊急度驅動,先做緊急而不重要的事。這也是成功人士與一般人士的大區(qū)別。成功人士之所以在職業(yè)上成就更大,不是因為他們有多聰明,或者工作多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投資回報最高的事情上去,即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這些事情在不緊急的時候或許幾分鐘就能解決,但等到變成既重要又緊急的時候,往往得花幾個小時來處理。
那在日常工作中意味著什么呢?這主要表現(xiàn)在如何對付郵件、短信、微信等。一大早剛到辦公室,很快瀏覽一下郵件、短信,識別那些既重要又緊急的事兒,對其余的大致有個概念,對一天大致有個計劃。然后立即處理那些既重要又緊急的事,該回的郵件馬上回,該發(fā)的指令馬上發(fā),該打的電話馬上打。
接下來,千萬可不要立即去回復剩下的那一堆email。因為你一旦開始回復,往往就被閑人們綁架了:公司大了,總有一幫閑人;閑人們如何證明自己忙?就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email,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把"各種各樣的"關",確保忙人們干的活不是定時炸彈,到時候把公司毀于一旦;你一回復郵件,閑人們就問問題,還抄送各種各樣的人,從你的老板到老板的老板的老板;這時候你就不得不繼續(xù)回復,可閑人們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抄送的人也越來越多,你就越來越不能不回。萬一這email引起哪一位老板的好奇心,隨便問個問題,不著邊際的一兩句話,就夠你忙半天了----他們往往一天上班8小時,開9個小時的會,會議期間偷空兒查email,沒有時間讀通所有的郵件,對具體的事兒一知半解----這不,你得從頭重來解釋一遍。這樣,你花在解釋上的時間遠超過實際干活的時間。等好不容易滿足了那些閑人的好奇心,閑人們心滿意足地準備吃午飯的時候,你這一早晨就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