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沉寂了沒多久,最近又被papi醬的新聞刷屏了。
先是傳出papi醬視頻因內容低俗遭廣電封殺。
后又說不是封殺,是整改。
再然后是各家猜測,說投資人的1200萬要打水漂。
緊接著投資人和papi醬經紀人出來澄清,說沒有封殺的事情。
到了晚上,papi醬又發(fā)聲明說樂意接受批評。
短短一天時間,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連帶著把大家的好奇心也都吊起來了。
坤鵬論對此的判斷是:整改是有的,封殺不至于。
之所以這么猜測,是出于幾方面原因:
1、老羅是傳媒出身的,傳媒出身的人,對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的拿捏尺度是最到位的;
2、投資人的錢也不是白扔的,遇到這種問題,投資人肯定要想辦法解決,papi醬背后的投資人,還是會有些辦法的;
3、papi醬之前的視頻里,關鍵性的詞還會處理一下,收到投資以后,這類詞不做處理了。一個被人眼紅的人犯了錯誤,抱著上去踩一腳心理的人還是有的,萬一真能踩死呢?也算是滿足一下自己陰暗的小心理。
網上還流傳一個說法,4月21日是其處女秀的拍賣會,老羅在借此機會炒作。不過就坤鵬論的判斷,這個可能性比較小。做過媒體的人都知道,被主管部門封殺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輕易不會拿這種事情炒作。當然,利用營銷手段化不利為有利是有必要的。
坤鵬論今天重點討論的不是papi醬,而是借這個機會和想從事IP創(chuàng)業(yè)者聊聊,哪些內容方向不適合創(chuàng)業(yè)。貌似大家都在說IP創(chuàng)業(yè)以及怎么創(chuàng)業(yè)成功,很少會有人說哪些領域不太適合創(chuàng)業(yè),那就只能坤鵬論來說說啦。
當然,不太適合,并不表示沒有人成功,只是成功率更低或者說是風險很高,所以如果你愿意和坤鵬論較勁,非得選這幾個領域,我們也不攔著,真成功了我們也為你高興。
在弄清楚這個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一下每個行業(yè)的主管單位吧:
電視、視頻等內容主要歸廣電總局管;
傳統(tǒng)平面媒體歸新聞出版總署管;
互聯(lián)網站主要歸網監(jiān)局管;
萬一哪天被請去喝茶,也好知道該進誰的大門。當然,這個茶能不喝是最好的。在選擇內容方向之前,可以先翻翻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別真等被請去喝茶以后才想起來后悔。整改可是不計代價的。
之所以說“主要”歸誰管,是因為還會有其他部門也會參與管理。
如果想在內容方面有更好發(fā)展,可以加入坤鵬論的內容訓練營,加微信dpteng001,備注加內容群,我們拉你進微信群。
TOP 4 段子手內容慎選
段子因為適合用戶群廣泛,大家喜聞樂見,容易吸引流量,所以從微博運營開始,段子一直備受內容運營者的喜愛。
不過段子的用戶群不精準,且營銷形式有限。如果你不是專業(yè)寫段子手出身,只是靠轉載別人段子來運營,除了掙點平臺分的廣告費之外,想有更好發(fā)展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只是一個人業(yè)余時間做,掙點零花錢,可能會活的挺舒服,但真想商業(yè)化,難度很大。
TOP 3 娛樂內容要慎重
要說娛樂內容的閱讀量,那真是其他行業(yè)比不了的,隨便一篇明星的八卦,閱讀量就能甩坤鵬論文章幾條街。
沒辦法,大眾都有一顆八卦的心。
可是回過頭來想,你再厲害,有那些傳統(tǒng)娛樂媒體厲害么?他們的人脈關系、影響力、公信力,都不是自媒體人能相比的。
另外,做娛樂內容與段子手有一個相同之處,通過娛樂內容聚攏的讀者,同樣是不精準的,在廠商眼里,不精準的用戶群,價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在這方面,當年的奇虎網站可以作為我們的前車之鑒。奇虎網當年靠著打擦邊球的圖片,聚攏了大量人氣,可肯投廣告的廠商寥寥無幾,但凡投廣告的廠商都會想想自己廣告放在這樣內容的網站里,會給自己品牌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所以還是那句話,掙點零花錢可以,商業(yè)化難度很大。
TOP 2 低俗內容不要碰
要說最容易聚集眼球的,還得是這類內容。食色,性也。但靠低俗內容起家的,基本都會面臨兩個問題:
1、不火,沒掙到錢;
2、火了,被封殺;
這類案例,我們可以翻翻直播網站里想靠脫一舉成名的主播們。就算一時僥幸沒有被發(fā)現(xiàn),那也僅限于被一小撮人知道的時候,當被更多人知道的時候,就是被封殺的時候。
如果說主播大家不太熟悉,相信干露露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作為以低俗甚至惡俗路線走紅的網紅,她是成功的,至少她紅了。當然也正因為紅了,被封殺也成為了一種必然。就像papi醬如果不紅,也不會因為說了那個已經成為國民口頭禪的詞而被要求整改,人紅事非多。
可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我們需要成功,可我們不需要被封殺,所以IP創(chuàng)業(yè)者,低俗類內容雖然聚人快,但一定不要選,后患無窮。
TOP 1 政治更是碰不得
坤鵬論之所以把這條列為第一,實在是因為這個領域非常不適合創(chuàng)業(yè)者。
如果你有過平面媒體工作經驗,一定會知道,在大多數平面媒體里,都會有一個叫“政審”的崗位,這個崗位不是啥領導,但他有一票否決權,他說不能發(fā)的文章,任誰也不敢發(fā)。
坤鵬論當年與某時政周刊的總編聊天,他介紹經驗,該周刊之所以能發(fā)展到當年的規(guī)模和影響力,是源于他多年從事政府宣傳工作的經驗,知道什么事情能說,什么事情不能說。
因為說錯一句話,甚至寫錯一個字而被要求整改的平面媒體不在少數,有多少媒體整改以后就再也沒復刊的?
作為以IP創(chuàng)業(yè)的你,有能力把握這個度嗎?
如果沒有,坤鵬論勸你,一定不要在這個領域內創(chuàng)業(yè),真出點問題,就不僅是去相關部門喝茶那么簡單能解決的了。
版權信息:江禮坤,的一個在互聯(lián)網行業(yè)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lián)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模式及傳統(tǒng)企業(yè)與互聯(lián)網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