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鵬,劉華鵬講師,劉華鵬聯系方式,劉華鵬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AI 驅動數字化轉型實戰(zhàn)專家
50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劉華鵬:BAT新浪搶灘大數據指數基金地盤
2016-01-20 12338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早在兩年前,騰訊就與濟安金信、中證指數合作開發(fā)了中證騰安價值100指數,之后銀河基金發(fā)行了跟蹤該指數的基金產品。其成分股的臨時調整主要對樣本的基本面、爆出負面消息等進行篩選、判斷。

該指數并沒有利用互聯網引入模型因子,而是利用騰訊微博的影響力挖掘了一批證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指數評審委員會,甄別剔除存在風險或不確定性的股票。

騰訊數據庫價值在于社交與娛樂,騰訊更擅長的關系數據、社交數據等多是涉及個人的“隱私”,更多服務于其自身產品,因此對專業(yè)性的基金行業(yè)分析與購買的參考轉化價值不是很明顯。

事實上,指數開發(f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手段,還是由中證百度百發(fā)策略100指數(下稱百發(fā)100指數)和新浪大數據策略指數i100和i300開了先河。


2014年7月,百度聯合廣發(fā)基金、中證指數推出了百發(fā)100指數。這個指數的想法緣自廣發(fā)基金副總經理邱春楊和百度金融事業(yè)部總監(jiān)孟慶魁的一次談話。邱與孟偶然間聊到,能否將百度海量大數據轉化為金融產品,之后雙方一拍即合。兩個月后,百發(fā)100指數基金正式獲批。

新浪也不甘做一個落后者。幾乎同一時間,聯合南方基金、深證信息推出大數據策略指數i100和i300。根據網民在新浪微博中轉發(fā)的消息、股吧論壇里討論的主題、股票頻道里對新聞的點擊,大數據策略指數每月更新一次成分股,其數據價值也是偏社交和輿情。

百度的王牌主要是搜索數據,掌握了6億網民的入口,手里有海量股民搜索數據和全網新聞資訊,某種程度上,股票在百度的搜索量就可以反映投資者目前關注的股票以及投資偏好。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其在移動和PC端的數據搜索量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據報道,百度搜索光PC端每天就響應超50億次搜索請求,每天處理的數據超過120PB,超過7000個國家圖書館的館藏圖書數據總量,覆蓋范圍很廣。

此外,百度還有地圖這個幫手。目前百度地圖日均定位請求超過35億次,市場份額在56%以上,其活躍用戶市場份額也大于51%,無論是從和導航、團購等產品的整合度,還是商戶規(guī)模、開放平臺吸引力等方面,百度地圖都已經成為一體化的生活服務平臺,平臺產出的大數據具有現實參考意義。

當然,這樣的生意怎能少得了阿里。就在上周,螞蟻金服聯合博時基金、恒生聚源及中證指數發(fā)布了淘金100指數。

阿里的數據特征更多表現在商業(yè)領域。它是商業(yè)行為產生的最后一環(huán),突出信用數據、交易信息等,基于阿里平臺海量的電商交易數據可以預期一個行業(yè)未來盈利狀況,預判一個行業(yè)的繁榮程度,準確性會很高,但也有領域局限性。

螞蟻金服產品經理沈洲表示,淘金100指數覆蓋35個中證三級行業(yè),超過1700支股票,覆蓋約70%的上市公司。博時基金副總裁王德英坦言,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將會越來越深,特別是海量的、真實的線上交易數據,更是成了極具價值的富礦。

不論是BAT新浪哪家的數據都會涉及到多方面的搜索、消費、交易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其實可以找到基本的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邏輯。

最終要需接受市場檢驗

事實上,國內股票市場的交易很頻繁,尤其是短期交易盛行,因此價格波動較大。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意味國內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情緒在投資者行為中的決定作用更加突出。大數據指數豐富和完善了指數體系,為市場提供新的投資工具,有助于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相較于傳統(tǒng)指數,大數據指數調整周期普遍較短。例如,后者換股周期均為1個月,而前者(比如滬深300指數)則是每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s短的周期可以起到攤薄風險、提高收益的作用。

事實上,國外已經有運作頗為成功的例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介紹,華爾街德溫特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全球3.4億微博帳戶留言,判斷民眾情緒(高興買股票,焦慮拋售股票),通過分析高興和焦慮的多寡來判斷股票拋售情況。這就是其CEO保羅?霍廷成立的基于Twitter、新聞媒體信息等數據進行交易的對沖基金。根據Cayman Atlantic數據,截至2014年10月,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超50%,年化收益率超過20%,在運行的28個月中只有4個月沒有獲得正收益。

不過,業(yè)內人士提出,目前互聯網大數據的指數還是在追求熱點,符合追小道消息等選股方式,這在BAT新浪的網頁上就可以顯現出來,它們比拼的核心還是在于對這些數據的挖掘是否足夠深。

而且,產生的數據還要是為基金產品服務的,不一樣的數據來源和操作方法帶來的指數、投資決策也是不同的,具體的投資策略與效果還是要看基金產品的組合效果,最終表現還是需要市場對其進行檢驗。

這意味著篩選出來的大數據和應用于投資決策的基金產品,還需要一個很長的磨合期。只有不斷地嘗試,更好地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采集更優(yōu)質的數據為基金產品服務。

本文作者崔婧,編輯周群峰,轉自《創(chuàng)業(yè)家雜志》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