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與引導師差異之“分組”:
1.一般培訓師會在培訓前就把組分好,而且故意打亂既定群體,學員進場即被歸到與現(xiàn)實不一致的某一組;引導師一般不會事前將學員分成很多組,分組往往是在課程推進過程中隨機進行,如A組.B組.C組觀察者。
2.分組的人員數(shù)量(依據(jù))不同,如48人,一般培訓師的慣常做法是分成6組,每組8人,引導師會分成8組,每組6人。前者主要考慮空間及座位排放整齊好看,后者主要基于超過6人很可能會影響組內(nèi)觀點充分表達。
3.分組背后的動機和帶來的結(jié)果不同。一般培訓師分組時往往旨在打破日常固有差異,讓大家進入一個新的場域,如故意安排同級別資歷年齡性別等組隊;營造競爭氛圍,制造互動的氣氛;增進相互認識和了解的機會。有些培訓師甚至把連續(xù)幾天的課程設置成持續(xù)地分組pk,殊不知課程是順利了,氛圍是激烈了,負面效應也很多,如人為制造的過高競爭壓力會讓學員偏離學習初衷;同時,讓學員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PK上,零和博弈還會讓一部分學員受傷;莫名的分組尤其是一成不變的分組很大程度上還阻斷了學員間更廣闊的交流,也不利于系統(tǒng)視角培養(yǎng);最后,說得夸張些,老培訓師一下子從被評判方變成了裁判(盡管壓力大減),設計規(guī)則的人同時要做評判員(丟給學員評判只是轉(zhuǎn)移矛盾),這與社會形勢都不符合?!醋园车恼n程《引導式培訓師培訓FTT》
說明:為了說明一般培訓師與引導師在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異,才兩者對立。
——引導者 林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