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軍生涯時快要結束時,我曾感到很迷茫,為了思考未來,我找到了一位我十分信賴的導師。
他問我:“在你剩下的海軍生涯里,你的目標是什么?”
當我告訴他對此我并不清楚時,他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一直以來,你最享受的是什么?”
關于這一點,我很明確地回答道:“幫助人們釋放自己的潛能”。因為在之前三十年海軍生涯中,我的工作不僅是教人們如何駕駛海軍飛機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務,而且在此過程中更多的則是,幫助每個人找到并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接著,他問了第三個問題:“那么,下一份職業(yè),你仍舊想延續(xù)幫助他人釋放自身潛能的愿望么?”我沉吟著回答道:“是的。”
于是,他給出了我最后一個問題:“你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是否指向這個目標呢?”我默然了,因為我必須承認我并沒有這樣做,并且在迷茫中失去了方向。
這是一次難忘的領悟,正是它引導我走向了全新的旅程。我離開了各種飛行和戰(zhàn)略計劃,從此步入教育和領導力的世界。先是擔任美國海軍學院的負責人,然后是擔任紐約大學校長,現(xiàn)在是擔任美國創(chuàng)新領導力中心的總裁。
我的嶄新的人生,正是從那幾個精彩的提問而開始——那幾個直指問題核心的提問。
伏爾泰有言:“判斷一個人,看他的回答,不如看他所提出的問題”,對于領導者來說,此言更為懇切。
最好的領導者,是那些擁有強大診斷能力,且能夠穿越復雜情況,找出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杠桿的人。他們有著無法滿足的求知欲,謙虛地認識到必須每天學習,也能客觀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
同時,他們還有著教練的心態(tài),并且去這樣行事(關于領導者應該具備教練的心態(tài)和行為方式這一點,我們在CCL的專項白皮書有具體闡述)。
我有幸認識一些這樣卓越的領導者——當他們需要準確的信息去做出正確的決定時,唯一的方法就是“提問”。通過“問問題”的方式,打開與團隊溝通,與組織溝通的通道。也許,更重要的是,與我們的內心溝通。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學先驅彼得·德魯克,亦是我心目中一位智者和英雄,他在《組織機構五題須知》一書中提出了如下5個經典問題:
1、我們的使命是什么?
2、誰才是我們的客戶?
3、我們的客戶認為什么有價值?
4、我們要的結果是什么?
5、我們的計劃是什么?
這是現(xiàn)代企業(yè)組織需要常常自省的幾個問題。正如德魯克的理念,這幾個問題越簡單,用起來越有效。
而對于個人的自我探索,我的導師曾給我提出如下幾個關鍵的問題,這些問題常常在晦暗中讓我撥云見日:
1、家庭、企業(yè)、社區(qū),什么是你人生的第一優(yōu)先級?
2、這幾件事上,你投入的時間是用在對的人身上嗎?
3、對待每一個大方向,你正在為之做些什么?
4、你為什么這樣做?
5、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6、有什么是你想做,而目前無法實現(xiàn)的?
7、想象自己85歲的樣子,并回首過去,你覺得什么是你應該做的?
而在團隊領導力方面,以下是我的導師給我提出的幾個核心問題,我也常常用在自己的團隊溝通中:
1、關于這件事/機遇,我應該知道什么?
2、關于這個機遇,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最好?
3、你的想法是怎樣?
4、我們有是否辯解得太快太早?
5、這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還是我們遺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