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楚唐腦力,擁抱最強大腦
放學回來先吃水果
孩子學習了一下午,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先讓孩子邊吃水果邊休息。水果里有果糖,吃了后很快就變成葡萄糖,即血糖。大腦神經細胞工作時需要的能量是葡萄糖,還有氧,氧在呼吸時就可以獲得。人體2/3的葡萄糖都是供應給神經系統(tǒng)的。也就是孩子大腦工作了一下午,他身體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時補充。孩子休息15~20鐘,大腦有了能量,然后就可以做作業(yè)了。
在晚飯前做作業(yè)
作業(yè)在晚飯后進行,對孩子的作業(yè)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這樣感覺:在飽餐一頓后,人就懶洋洋的。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吃到胃里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這時渾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來加工剛剛吃進的大量食物。這樣一來,流向大腦里的血液也就減少了。這時,大腦處于供血不足的狀態(tài)。特別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魚大肉的孩子更遭。如果在這個時候做作業(yè)孩子不情愿,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腦效率也低。因此,我提倡孩子作業(yè)在晚飯前進行。晚飯什么時候吃,家長是可以控制的。最好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做飯。如果做作業(yè)的時候做飯,孩子聽到嗅到媽媽在做飯,食欲就上來了。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yè),就要在吃晚飯后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yè)。
在業(yè)余活動前做作業(yè)
每個孩子都有他最喜歡的一項業(yè)余活動?;蚩磩赢嬈?,或游戲,或體育活動。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歡看動畫片,可以看,但必須做完作業(yè)以后看。如果以前沒有這樣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重新達成協(xié)議。假設動畫片是在6點播,孩子就要在5點開始做作業(yè)。達成協(xié)議后,寫在紙上,母子簽上字,貼在門上。孩子每天遵守協(xié)議雷打不動。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原來,孩子做作業(yè)是非常辛苦的,大腦非常疲勞。有時孩子要抵抗很多不利的因素才能完成作業(yè)。在做完一件疲勞的事情,然后再讓他做他最喜歡的事情,就等于給他一個安慰,一個獎賞。孩子作業(yè)能和快樂連接起來,孩子就愿意學習,也容易形成習慣,否則相反。
孩子放學回來,找吃的,然后看電視,然后打游戲,接著和大人吃飯,磨蹭一會,又洗澡,到了快要睡覺的時候,作業(yè)還沒有做。也就是,你的孩子把你家的所有能享受的都享受完了,才不得不做作業(yè)。這時孩子前邊沒有什么好事等著他了,他也就沒有了做作業(yè)的勁頭了。由于過晚過多的作業(yè),耽誤了睡覺,孩子的生活就會進入惡性循環(huán)。
這樣做作業(yè)
繼續(xù)和孩子達成協(xié)議:允許孩子做一會作業(yè),玩一會。這可能與家長的教育觀念相抵觸。但家長們,你們知道嗎?當孩子用心做作業(yè)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tǒng)高速地運轉,十幾分鐘后,大腦的葡萄糖就供應不足了。如果孩子不主動停止工作,大腦就會形成壓力。大腦為了轉移壓力,就會指使孩子去玩。此時,不是孩子玩,而是他的大腦要孩子玩。我們家長不懂,往往責怪孩子不用功,貪玩,這是不公平的。
在我們明白了這個科學道理后,我們主動讓孩子玩。當孩子玩了一會,他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到大腦,補充了葡萄糖,孩子也就有了精神。我們要觀察,當孩子很用功地做了一會作業(yè)后,最好是在孩子疲勞前,讓孩子開始玩。玩的時間在8~10分鐘。玩的地點,要在大廳,不要在書房。書房是學習的地方。這里要提醒的是此時孩子不能看電視或玩游戲機。當孩子玩到時間了,再把孩子送進書房。孩子主動快樂地學一會,輕松快樂地玩一會。于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學習快樂,快樂學習,孩子慢慢就在大腦里形成一個神經鏈的連接,即學習——快樂。這樣發(fā)展下來,孩子就對學習感興趣了,就喜歡學習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自然地形成了。
在這里提示家長一下: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欲望,我們家長還有幾個和作業(yè)有關的常識要知道。這里要強調的一點:孩子玩的時候,玩什么?可以玩簡單玩具,可以看畫書,可以什么也不干,放松自己喝杯水,讓孩子自由自在,哪怕是在地板上打滾。但是絕對不能看電視,不能打游戲機。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快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孩子的一天天成長,孩子會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不用大人操心,也就是孩子能獨立學習了。家長期望孩子刻苦學習的那種精神就出現(xiàn)了。
不要加作業(yè)
有時我們家長看到孩子很快就做完作業(yè),于是怕孩子浪費時間,又給孩子加作業(yè)。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這是我們家長急功近利的表現(xiàn)。你不知道你這樣做,會把孩子做作業(yè)的感覺破壞了,最后孩子就不喜歡作業(yè)了,也就不喜歡學習了。當然,有的孩子主動提出要多做作業(yè),家長可以考慮。但最聰明的家長此時限制他的這個多做作業(yè)的欲望才是上上策,就像好東西不要讓他吃太多一樣。你要知道,孩子學習是一生的事情,是一輩子的事情,你急什么?如果孩子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可以讓孩子閱讀他感興趣的帶有彩色圖片的故事書,或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安排他看其他種類的書。
做作業(yè)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
如果作業(yè)比較多,孩子又喜歡音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我這里指的是古典巴洛克時期的外國交響樂或協(xié)奏曲,并且速度在每分鐘60~70拍,如亨得爾的《水上音樂》等。孩子邊聽古典音樂,邊做作業(yè)。這樣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緩解疲勞,延長做作業(yè)時間,也會提高作業(yè)效率。這里的原理我后邊會講到。
不在書房批評孩子
本章開頭的那一幕不應該在孩子的書房發(fā)生。如果你要批評孩子,把孩子領出書房。你要讓孩子切身感覺書房是獲得快樂的地方。也就是高高興興地把孩子送進書房,高高興興把孩子領出書房。把書房當作孩子的學習圣地和獲得快樂和自信的場所。那種把書房變成訓斥、嘮叨、打罵孩子的場所是非常愚蠢的。這樣孩子以后一進書房就會痛苦。如果要批評,就先將孩子領出書房。
形成節(jié)律
孩子放學回家,一直到睡覺,活動地點、內容和時間要固定。在孩子適應了一套作息時間后,就雷打不動。這一點對于孩子的現(xiàn)在和未來十分重要。那些高考狀元都有極強的生活和學習規(guī)律。
以上講的作業(yè)方法,基本符合小學普通孩子,但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家長要參考著做。特別是特殊類型的孩子,比如“小無賴型”的孩子,此方法應該有所變動。教育方法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視孩子的具體情況,因人而宜才行。但有一條:孩子每一項學習活動,都要和快樂連接。這一原則,要貫徹始終。這需要家長的智慧。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fā)只需1秒!
微信掃一掃
獲得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