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的收獲源于春天的播種,一天的收獲源于早晨的計劃,所以,要收獲得更多就要有一份計劃,而且是一份天衣無縫的計劃。讓人的能力和各種資源的作用都發(fā)揮到極致的效果,這也是作為一名管理者所考慮的。
計劃就像短跑運動員的起跑器一樣,沒有這個起跑器,運動員就很大可能輸在了起跑線上。要贏得這場短跑比賽,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特別是起跑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多比賽的運動員也曾經敗在了起跑這一環(huán)節(jié)上。
管理也一樣,需要贏在起跑線上,需要比競爭對手的起點高、遠、快,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需要一個“起跑器”——計劃。
那計劃是什么呢?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和重要意義呢?怎么制定一個科學的計劃呢?下文將對此進行介紹:
一、計劃的含義
計劃,是企事業(yè)單位以及一切工作,針對目標而進行的對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活動作出的預想和安排。計劃能夠建立起正常的工作秩序,明確工作的目標,是領導指導、檢查,群眾監(jiān)督、審察工作成績的依據(jù),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計劃也是實施一段時間過后總結工作時的基本標準?! ?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lang="EN-US">
在實踐中,計劃有許多名稱,如:“安排”、“要點”、“設想”、“方案”、“規(guī)劃”和“打算”等。
我們經??吹皆谝恍┲行∑髽I(yè)里,存在著許多管理人員的工作缺乏頭緒,或者做著無效的、忙亂的、甚至是錯誤的工作。這一切問題的原因在于上級管理者對他們的工作缺乏計劃性。有時候一些管理人干工作的人手不夠,但是假如真正的人力在分析工作能力的基礎上,有效地計劃好人力的安排和流程,就不一定要增加人手來解決問題。我們還看到許多企業(yè)的領導整天忙忙碌碌,非但事必躬親而且員工及下屬也被催得急急的,說明這些領導至少工作沒有頭緒,沒有按工作的輕重緩急作好計劃。當今天的世界、市場是思想家和計劃家的世界、市場,只有有計劃的、有系統(tǒng)的思想家,才能制定計劃,才能成為有力執(zhí)行的計劃家,才能取得企業(yè)的成功。
二、計劃的特點
1. 針對性
計劃是針對上級部門的工作安排和指示精神而定的,并且是針對本單位的工作任務、主客觀條件和相應能力而定的。
2.預見性
計劃是在行動之前對 行動的任務、目標、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預見性確認。而不是對已經形成的事實和狀況的描述。這種預想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以上級部門的規(guī)定和指示為指導、以本單位的實際條件為基礎、以過去的成績和問題為依據(jù)、對今后的發(fā)展趨勢作出科學預測之后作出的。
3.約束性
計劃一經通過、批準或認定,在其所指向的范圍內就具有了約束作用,在這一范圍內都必須按計劃的內容開展工作和活動,不得違背和拖延。
4. 可行性
一個預見準確、針對性強的計劃,在現(xiàn)實中才真正可行。如果目標定得過高或無力實施,這個計劃就是空中樓閣;反過來說,目標定得過低,措施方法沒有創(chuàng)見性,雖然實現(xiàn)會容易些,但如果不能因而取得有價值的成就,那也算不上有可行性。
三、計劃的基本類型
按適用范圍可分為:國家計劃、地區(qū)計劃、戰(zhàn)略計劃、單位計劃、
班組計劃、生活計劃、教育計劃等等。
按其所指向的工作領域可分為: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生產計劃、教學計劃、 銷售計劃、采購計劃、分配計劃、財務計劃等等。
按適用的時間可分為:長期計劃、中期計劃、短期計劃三類,具體還可以稱為十年計劃、五年計劃、年度計劃、季度計劃、月份計劃、每周計劃、日工作計劃等。
按指揮性可分為: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
按涉及面可分為:綜合性計劃、專題性計劃。
四、計劃的作用
計劃是經濟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經濟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經濟管理具有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控制等職能,在這些職能中,由于計劃職能反映了管理者的決策意圖,決定著管理行為的方向,制約和決定著其他管理職能,因而被人們視為經濟管理的首要職能。
在任何領域、任何層次上完整的計劃,都必須具備目標、時限和主體三大要素。常識告訴我們,工作的內容越是復雜,參與實施計劃的行為主體和涉及的環(huán)節(jié)越多,越需要計劃性。
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xié)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至少可取得有序、協(xié)調、效率的優(yōu)越性。有序,是指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以及為此而確定的步驟、重點、分工等,可在實現(xiàn)過程中分別輕重緩急,保證重點,為全局奠定基礎,有條不紊。協(xié)調,是指通過計劃作出事先的協(xié)調,處理好在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總目標與子目標之間、各具體目標之間、預期目標與時間約束之間、目標與手段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促進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效率,是指因為有序和協(xié)調,盡可能地激勵了行為主體的積極性,合理地挖掘并組織相關的條件,減少了盲目性,避免操作中的重復浪費,因而有利于提高效率。
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就是說:做事情要想成功則一定要預先做好準備工作,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地作好每一步,未雨綢繆才能遇事不亂。否則,事到臨頭現(xiàn)抱佛腳,是難以成功的。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zhàn)》中也指出:“沒有事先的計劃和準備,就不能獲得戰(zhàn)爭的勝利。”
五、制定工作計劃的重要性
計劃,實際上是一個系統(tǒng),常言道:計劃沒有變化快。說的就是計劃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其中還有變化的因素。領導者的思維不同,所制定的計劃也不同。就拿生產企業(yè)來說,在現(xiàn)代社會化大生產的形勢件下,生產技術復雜、勞動分工細、生產的專業(yè)化程度高,企業(yè)內部部門之間生產環(huán)節(jié)間的協(xié)作十分密切。在這種復雜的經濟活動中,各種生產要素不僅在數(shù)量上,而且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必須有合理的結構,才能相互協(xié)調。還有,企業(yè)連接著生產和消費這兩頭,要求企業(yè)必須加強計劃性,減少或者最大限度地消除生產和消費的失調,這樣企業(yè)才能穩(wěn)步發(fā)展。制定好工作計劃也是使企業(yè)中各種活動有條不紊進行的保證。
工作計劃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可以預測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做到有備無患。
(二)有助于設立各種具體目標,為企業(yè)經營管理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從而形成一種任務感,并助于激勵下屬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能指明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并能有效地減少重復和浪費。
加強計劃管理還可以減少風險損失。
(四)加強計劃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五)可使各部門之間更好地協(xié)調配合,發(fā)揮綜合效應的作用。
六、制定工作計劃的原則
作為職業(yè)經理人,經常要為自己制定工作計劃或者為下屬員工們制定工作計劃。
那么怎樣才能制定好計劃呢?
首先,要作好預測。這個預測要考慮到計劃的內外部形勢的變化、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或阻力。
第二,要設定目標。就是確定簡單明確的業(yè)務發(fā)展指標,有時候還要發(fā)動群眾,征求員工意見。
第三,要制定好政策。就是要將任務分解到部門或個人,要使員工人人明白,要有執(zhí)行的條件和考核的標準,有的工作計劃還要同時編制相關的預算。
第四,要留有余地,遵從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方法:“在訂計劃的時候,必須發(fā)動群眾,注意留有充分的余地”,要估計到可能出現(xiàn)的影響計劃進度的因素。
計劃工作十分重要,制定計劃就是明確了目標,有了具體的工作和活動的程序,也就有了監(jiān)督檢查的依據(jù),這樣可以增強自覺性,減少盲目性,從而也就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使工作和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因此,管理者要贏得與時間、空間、各種物資資源賽跑就要有一個“起跑器”,既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序和措施,從而推動工作順利進行。(此文章為引用文章,文章來自五行管理學創(chuàng)始人,中國本土化管理學之父——寇北辰老師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