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技術講師張高睿分享20世紀50年代,Aoraham Maslow以及Carl Rogers形成了心理學的第三股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它關注人類經(jīng)驗中人性的、本體的和現(xiàn)象的方面,與弗洛伊德心理學的機械論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簡化論截然相反。比起病理學來,Carl Rogers更加關注“全功能的人”。他認為人們需要通過從別人那里感受愛與接納來實現(xiàn)全功能,他的研究促成了著名的客戶中心療法的產(chǎn)生。同樣地,Maslow對人們?nèi)绾螌ふ胰松鷥r值與人生意義感興趣,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概念。Carl Rogers的《個人形成論》 (On Becoming a Person,1989)和Abraham Maslow的《存在心理學探索》 (Toward a Psychology ofBeing,1962)就是關于這些理論的非常重要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