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架項目負責成都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東延伸線)土建1 標段的建設,其中的高架區(qū)間、高架車站及U型槽圍護結構均采用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全線共1013 根樁基。由于地質復雜起伏大,鉆孔樁需應對雜填土、素填土、粘土、粉質粘土、細砂及中風化泥巖等不同地質,成孔較困難,孔壁易發(fā)生傾斜或坍塌,處理難度很大,對技術管理人員提出很高的要求。為此,項目部于今年5月成立了QC攻關小組。小組針對已完成的175 根鉆孔樁中隨機抽取30 根作為樣本分析,平均每根樁的充盈系數為1.28,而影響灌注樁充盈系數的主要因素是泥漿指標不合格和混凝土面標高控制不準確。攻關小組對這兩個主要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項目部成立了專業(yè)試驗小組,通過研究不同的地質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利用膨脹土為原料,進行人工制漿,施工中泥漿循環(huán)使用;嚴格控制壓漿管中的泥漿比重、粘土含膠體率和含砂率,對新制泥漿及再生泥漿設專人采用專用儀器進行質量控制。組織三個工區(qū)的6 臺鉆機操作手進行技術交底和教育培訓工作,要求施工作業(yè)隊伍加強對鉆機的維修保養(yǎng),確保鉆機的穩(wěn)定性。為確保鉆孔樁較好的泥漿護壁效果,就要做到清孔后的泥漿各項指標均達到合格標準,同時還要提高清孔速度。QC 小組成員決定改善施工工藝,直接利用合格的泥漿清孔,避免盲目地采用清水置換方式清孔,導致泥漿的粘度、比重偏低。然后再采用合格的泥漿進行二次置換。8 月15日,項目部組織全體管理人員及班組負責人召開了確保工程質量動員大會,明確接下來的各工區(qū)(工點)的施工質量目標,嚴格“三檢制”施工紀律,在各工區(qū)開展質量大比武活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這些科學有效的舉措,項目部將原鉆孔樁混凝土灌注的平均充盈系數由1.28 降至1.174,達到了預定目標值1.2 的要求,在提高施工質量的同時,也為公司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