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yè)領導力的一部分,權力到底如何發(fā)揮作用?數百年來的全球管理實踐,“權力”與業(yè)績的關聯(lián)到底在哪里?權力是很多人口中的毒藥嗎?那些實際掌握權力的領導者,為什么將“權力”的危害經常掛在嘴邊?
現(xiàn)在就開始,還原“權力”的真相吧,因為“權力”也需要清白。
一、權力是一種資源分配。
權力越大,可支配的資源越多,所帶來的收益也就越高,所以企業(yè)的權力所有者,如果不能有效分配資源,不能實現(xiàn)資源的最大化效用,要么讓渡權力,要么承擔后果。
從這個角度而言,權力天生就有制約機制。
在蘋果,作為創(chuàng)始人和精神領袖的喬布斯,權力很大,但他也遭遇過董事會與股東的罷免,后來的王者歸來,也是憑借ipod、iphone、ipad在全球市場的超高占有率,喬布斯最大化的配置了蘋果的產品資源、品牌資源和管理資源,贏得了資本市場和終端消費者的認可,這才是喬布斯除了他天才般的個人魅力外,真正的實力所在。
所以,在領導力的范疇內,請不要把權力當職位,也不要把權力當權威。權力的所有者,如果不能實現(xiàn)資源的最大效用,瞬間就可變的權力盡失,這個世界自然也就沒有永恒的權力,只有當權力贏得了應有的結果,權力才會擁有支持者。
至少在領導力的范疇內,沒有世襲的權力,只有分配資源的能力。
二、權力是一種制度激勵。
當把“權力”完全排斥在個人需求之外的時候,既不客觀,也不現(xiàn)實,更重要的是,這往往成為一些人在不能獲得“權力”現(xiàn)實下的一種“釋然”的解釋,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因為而否定那些通過正當途徑獲得“權力”的人,這一點兒都不公平。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早已經把人類的五大需求說的透徹到底。而達爾文的進化論,也早就告訴了這個世界的另一個現(xiàn)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當把“權力”置于企業(yè)管理的角度,“權力”其實就是企業(yè)各種激勵的制度之一。
制度激勵,可以包括薪酬,表揚,職位,股權,當然就應該包括“權力”了。就像我們先前提到的“權力是一種資源分配”,企業(yè)賦予某種權力給到你,其實也是在告訴你:請給公司更大的結果吧,不然,權力隨時就會收回。
優(yōu)秀員工作為企業(yè)的稀缺資源,當然也需要合理配置,表現(xiàn)之一就是賦予其更大的權力。
一個企業(yè)應該包容那種得不到“權力”的失意者的失落,這是一種樸素的情感,也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情緒,只有企業(yè)給所有人公平競爭的機會,他們就一定會有機會。
機會均等,結果從來不均等,這或許也是競爭的宿命之一吧。
三、權力是一種責任機制。
要想權力嗎?請先準備好承擔責任。否則,權力來的快,去的也快。除了那些非正當的競爭途徑外,權力帶給人的也包括“枷鎖”:不逃跑、不逃避、不推脫,承擔到底,負責到底。沒有約束的權力是猛獸,沒有責任的權力是尋租。
如果說前兩個真相是權力的基礎,那么最后一個真相則是權力有效性的保障。
無自我責任,權力就變成了貪欲;無團隊責任,權力就變成了擺設;無職業(yè)責任,權力就成了為虎作倀。
所以,責任與監(jiān)督,永遠伴隨著權力始終,也為權力的制度化應用提供了保障。之所以"權力"一詞臭名昭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權者失去了責任與監(jiān)督,沒有這兩條,權力果真就是萬惡之源。
溫馨提示:
⑴摘自實戰(zhàn)紅色管理創(chuàng)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典案例。孫老師根據多年的管理及培訓經驗,將紅色精神與西方管理巧妙結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
⑵長期誠尋全國各地培訓機構全面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核心課程,以實戰(zhàn)型管理培訓助力本土企業(yè)快速成長。邀請孫軍正老師授課或代理孫老師課程者可直接聯(lián)系他的助理(登陸:“中華講師網”,打開“聯(lián)系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