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M俐鉅創(chuàng)新總經理兼首席創(chuàng)新官 詹長霖
王哥:“也不容易呢!這也是擁有‘創(chuàng)新特色’必須要花費的工夫,好商機不會輕易地從天空掉下來,必須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和實際行動,才能從中挖掘出‘商機’和‘特色’?!?br />張哥:“大家好兄弟,講出來分享一下嘛!”
王哥:“我們是好朋友,你如果愿意聽我就講,我不會藏私的。首先要捫心自問:‘客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什么樣的動機引起需求?要充份了解個中原由,再仔細觀察客人行為的一舉一動,試著去厘清或推理這些疑問,若碰到疑難或無法解決的問題,試著在同業(yè)或異業(yè)內尋求解答,并進行測試實驗解答的‘最佳配方’,直到客人的‘真正隱藏需求’被所提供的‘特色’深切滿足為止?!?br />張哥:“嗯!有點道理?。〉植皇呛芰私?,可以談一談你在經營餐廳時的具體作法嗎?”
王哥:“大概就在熟客流失而且競爭激烈的同時,我發(fā)現一些僅剩的熟客似乎點的菜色不太一樣,以往他們喜歡大魚大肉,但是現在反而點些以蔬菜料理為主的清淡菜色,我感到很奇怪,就以‘話家?!姆绞较肓私鈧€中原由。原來熟客們年歲漸長和工作壓力漸大,為顧及身體健康,轉而擁抱少鹽、少油、少化學的菜色。另外,蔬果配料被吃光,較貴的食材如肉類、海鮮反而剩余很多,搞得我我很納悶——原來是女性客人比例增加,他們要保持身材,肥肉和油膩菜色反而不太吃。我心中有股聲音吶喊著:‘為什么我們餐廳不能提供中年、女性和銀發(fā)族較為清淡健康的菜色呢?原來的蔬果配角反而變成主角菜色,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中才能異軍突起呀!’
但是我冷靜一想,如果提供這樣的菜色,烹煮器具、料理方式和食材儲存設備等,勢必要大幅添購與修正,有沒有辦法在這樣的限制下,讓成本支出降至最低呢?于是我把這些想法和廚房和服務員工們一起說明和討論,大伙兒七嘴八舌,我將其中有建設性的想法具體落實,試圖以最少的成本完成調整和準備。于是我大幅修改原本提供的菜色,去除油膩和重咸的部份,加入自然清淡的料理手法和食材,
另外同步規(guī)劃流暢動線和深化訓練服員的親切態(tài)度。我在廚房規(guī)劃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變革,采用類似制造業(yè)‘少量多樣’的生產方式,主廚和助廚各有自己的小型工作空間,各自從事一些細項精致的食材前處理,另設共享區(qū)處理共同的烹煮任務,每一道菜色都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專責,客人們若是不滿意就可以快速詳細地追蹤原因。我也要求主廚與助廚們必須都要會做所有的菜色,而且質量必須趨于穩(wěn)定一致,而廚房內部各項流程如食材前處理、烹煮料理方式和菜肴配色擺設等,都經過最適化的細部設計、實驗與調整,務必使每道餐點菜肴色香味一致俱全,而且兼顧健康、清淡與自然。餐廳內部每個操作程序和流程,都黃紙黑字清楚明貼告示,希望員工們時時刻刻按既定的規(guī)范操作執(zhí)行。”
張哥:“這不容易辦到?。T工都鼎力配合嗎?那你的任務是什么呢?”
王哥:“事實上,我先將那時的險峻情勢開誠布公于每一員工,而且將改革決心讓他們知道,有兩三個員工覺得不適應便離職了,其中包含一個助廚。召募員工時要特別注意‘因材任用’的道理,我也特別喜歡雇用中年再度就業(yè)的員工,他們會比較珍惜工作機會。我用比較豐厚的激勵獎金讓全體員工知道,如果餐廳獲利到某些程度他們會有多少獎勵,讓他們知道福禍與共,我們是在同一條船上,到目前為止都無一人離職。我和我妻子輪流在柜臺和中央控制室坐鎮(zhèn),一個人用電眼監(jiān)督服務用餐現場和廚房,另一個人適時出現招呼客人和問題排解,以往像只無頭蒼蠅地忙前忙后,管理不得法,自己也勞累。”
張哥:“這樣管理當然輕松許多了,不用時刻提心吊膽,不知道哪兒又出問題而忙于救火善后。那生意如何?有變好嗎?”
王哥微笑地說:“當然!提供滿足客人真正需求的特色菜,不少熟客稱贊有加,也連帶不少客人上門品嘗獨特風格的特色菜,許多很久未見的熟客也回頭品嘗并連聲稱贊。在很短的時間內,顧客絡繹不絕,又恢復往日榮景。但是被蛇咬過當然會怕井繩,這一次我學乖了,持續(xù)使用‘前端預防機制’進行‘菜色設計’、‘服務系統(tǒng)設計’、‘最佳色香味俱全菜肴如何產出’ 和‘完善的現場監(jiān)督要點’?!?br />張哥:“前端預防機制?”……(故事待續(xù))
歡迎參加上海10/15日的「2014企業(yè)創(chuàng)新成功案例分享研討會」,正面對決創(chuàng)新問題!報名及詳細資料請鏈接上網了解https://is.gd/L8Yl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