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支付寶掃碼支付無處不在,如果線上買些小東西,也許還會用到微信支付,所以打車,吃飯,娛樂消費,基本上都是刷卡簽名就可以了。以前錢包忘在家里你可能還會有麻煩,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影響。
但是Apple Pay來了,它是什么,是怎么一回事?它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何不同呢?
時間歷程
2014年9月10日,在蘋果秋季發(fā)布會上,庫克船長發(fā)布了基于NFC的Apple Pay(你可以直接按照飯卡/門禁卡/公交卡 來理解NFC這個功能,就是“碰一下”就付掉了...)
2015年6月10日,官方宣布Apple Pay入駐上海自貿區(qū)...
2015年12月18日,庫克船長在微博宣布銀聯(lián)的事情談妥了,2016年初Apple Pay就登陸中國...
2016年2月18日凌晨5:00正式上線,來到中國大陸。
據相關報道,預計2016年4月底,蘋果有望在臺灣取得金管會核準,今年底前就在臺灣使用Apple Pay,首波將由2家銀行擔任先發(fā),目前以臺新、國泰世華出線機率最高。
Apple Pay本質大不同
Apple Pay相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說,完全是兩回事。你并不能往Apple Pay里面充值。說的更直白一點,它就是一個“卡包”。它的功能就是把實體的銀行卡虛擬到你的手機里。所以,Apple Pay也不會涉及自有資金的管理和清算,不會參與買賣雙方交易的任何環(huán)節(jié)。
而微信和支付寶畢竟屬于第三方平臺,這有什么弊端呢?比如從元旦到春節(jié)這段時間,微信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計劃用提現收費的方式,引導用戶將錢留在微信錢包,使用微信錢包消費。這樣顯然是不利于用戶的。而且如果錢都流到這兩個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去了,最不爽的當然是銀聯(lián)啦。對于銀聯(lián)來說,當然更支持Apple Pay,如現在Apple Pay出來,又完全不傷及銀聯(lián)的利益,甚至更加穩(wěn)固銀聯(lián)的利益。那么銀聯(lián)很可能給予壓倒性的支持,來培養(yǎng)用戶的支付習慣。
Apple Pay進入中國市場,帶來NFC+指紋的支付方式,稱得上是支付創(chuàng)新的一大亮點。它支付的速度有多快?輕輕觸碰一下POS機,手機屏幕自動變亮,然后識別下指紋,立刻就可以支付,這樣的操作只要1秒鐘,就完成了。再也不用每次還得輸入支付密碼等等。
支付巨頭創(chuàng)新服務促行業(yè)井噴
縱觀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在 Pay到來之前,一場圍繞著消費者實體錢包的爭奪大戰(zhàn)就已經全面展開,各大支付巨頭使出了渾身解數創(chuàng)新服務,提升支付體驗,強化用戶移動支付使用粘性。相對于 Pay的支付技術創(chuàng)新,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更多的關注于支付服務和營銷的創(chuàng)新。2016年大家會更傾向哪種支付方式呢?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