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八步采購計劃法?
“一盤生意的成功70%在采購”,這項業(yè)務對店長的信息收集和數據解讀能力要求極高。
在訂貨會之前,門店店長需回顧上一季產品銷售數據,結合后一季的流行預測信息,依據門店季度采購預算和業(yè)績指標,制訂能夠滿足營銷需求的產品采購范圍,這就是所謂的“單店訂貨”。其目的是規(guī)劃出一盤即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夠滿足門店利潤需求的貨品。
八步采購計劃法(Eight step Procurement planning)簡稱ESPP,是一套專業(yè)的采購業(yè)務工作流程,單店訂貨制的店長,必須要掌握其中每一個步驟的推演方法,見圖1。
ESPP將采購計劃的制訂分為三個階段,一共八個工作流程節(jié)點,按照每個節(jié)點的任務要求,結合專業(yè)的數據分析工具,就可制訂出科學的采購計劃。
第一階段是確定新品的采購金額。在這個階段,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到底采購多少錢的新品是合理的?舉個例子,為了銷售20萬元新品,我們可以采購30萬市場價值的貨品,也可以采購35萬的貨品,那么究竟這個數值有沒有科學的計算方法?店長需要通過四個步驟的推算解決這個問題—首先確定門店經營目標,進而預測新品業(yè)績目標、回顧產品線的業(yè)務、最終確定新品采購預算。
第二階段是確定訂單的商品內容。確定了采購資金,接著要解決的問題是,到底采購什么品類的商品,才能滿足門店業(yè)績與消費者的需求,還要知道,什么產品線可以多采購?什么樣的產品線不能多采購?
舉個例子,男鞋可以投入40%的資金,也可以投入50%的資金,剩下的給女鞋,那么這個數值有沒有衡量標準?店長可通過產品OTB計劃分解、確定品類中心商品的推算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階段是編寫采購計劃申請預算,正式提交采購計劃給公司。零售公司的商品部門,會對店長制訂的《采購計劃書》進行初審,然后上報財務審批,此時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合格的采購計劃到底要有哪些內容?此外店長還要學會看透訂單中的銷售風險。
明確了采購計劃制訂的三個階段,八個工作流程的工作流程節(jié)點又有何任務要求?
步驟一:《門店季度經營目標》科學的規(guī)劃訂單銷售期門店的業(yè)績
思路:通常門店中的一盤貨是由不同年度、不同季節(jié)的商品組和而成,因此門店每個月的銷售業(yè)績,是由不同年、季產品的銷售貢獻構成,我們要采購的新品在數量上一定要滿足門店業(yè)績的需求,在質量上一定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這一步,店長要完成的工作是推算訂單銷售周期內門店的業(yè)績目標。
方法:采用"萬能業(yè)績目標計算公式",用利潤指標推算出門店月度業(yè)績目標。
過程:先根據《品牌季節(jié)商品運營規(guī)劃表》,參見表2,查出即將采購的這一季產品的銷售周期,再分別計算這幾個月的業(yè)績目標。
01.期貨季與訂單銷售周期:一季貨的銷售要有明確的起止時間
零售公司會對每一季產品規(guī)劃出門店的銷售周期,以表2為例:
在這個品牌的商品運營規(guī)劃中,規(guī)定了夏季產品從4月份開始上市推廣,持續(xù)到8月銷售收尾,全部時間是5個月,訂單在第一年的應季銷售推廣結束后,剩余的貨品我們叫做過季庫存,會留到明年同期再次進店銷售,每一季訂單產品的起止時間是由公司商品部決定的,要根據品牌特征進行適當變化。
可能有一些公司對產品的銷售周期規(guī)劃不是很熟悉,打個比喻,如果我們建一座大樓,就必須要與工程公司明確開工時間和交工時間,如果沒有工程結束的時間要求,費用怎能有保證,銷售也是一樣,不規(guī)劃銷售起止時間,訂單的推廣就無法進行有效控制,店長要從公司商品部得到這個規(guī)劃。
從表2可見,如果采購夏季產品,就要預測4月-8月這五個月的門店業(yè)績目標。在零售管理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制定月度銷售目標,比如,同比歷史銷售數據,進行增長性預估分析。
除了這個常見的方法外,我們下面學習一種全新的門店月度業(yè)績目標的計算方法。
02.門店業(yè)績目標計算:萬能業(yè)績目標公式
通常零售公司對門店的經營效益極為關注,公司的財務部門會精心測算,單個門店在一個財年中,每個月度的預期利潤目標,這是成熟的零售公司的標志,在這樣的前提下,有了門店月度的利潤指標要求,店長要做的就是采用利潤目標反推業(yè)績目標。見以下案例:
案例:某店鋪面積為80平,租約四年(共48個月),進貨0.45折,店鋪綜合折扣0.83折,店鋪員工有12名(1名店長,2名領班,9名店員),每月費用支出如下,
A:解決問題:計算門店利潤需求5萬元,業(yè)績目標是多少?
B:應用公式:
毛利率=(銷折-進折)÷銷折×100%
業(yè)績目標=(費用+利潤需求)÷(毛利率一 提成比例 —扣點)
C:過程分享:
關于費用項:費用=30000+834+1667+500+1500+2200+8100+3000+2000=49801元
關于毛利率項:毛利率=(0.83-0.45)÷0.83×100%=45.78%
關于扣點項:本店是租金店,所以扣點是0,如果是商場的扣點店租金就是0.
D:問題答案:業(yè)績目標=(49801+50000)÷(45.78%-3%-0)=233288(金額取整數23萬)
這個門店要銷售23萬元,才能取得5萬元的店鋪月利潤,利潤率是21.7%,這個盈利水平應該是較為不錯的,按照這樣的方法,店長需要將4-8月一共五個月的門店業(yè)績目標都推算出來。
這種業(yè)績目標的計算方法解決了三方面需求,首先是零售公司的利潤需求,其次是門店的業(yè)績提成需求,另外是門店的費用需求,也就是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了認真的考慮,可以說一個店長,如果能夠用銷售成果,滿足這三方面的經營需求,就一定是個特別優(yōu)秀的好店長。
步驟二:《新品業(yè)績目標預測》門店到底要用新貨賣多少錢?思路:采購是向門店的儲備中增加適新產品,實際上也是為了門店可以用新品帶動老庫存銷售,新品的采購量如果不足,就會嚴重影響門店的總體業(yè)績水平,我們已經計算出了4-8月的門店業(yè)績目標,第二步店長要完成的工作是,推算門店每個月的新品業(yè)績目標。
方法:新品業(yè)績目標=門店業(yè)績目標-庫存業(yè)績目標,用這個公式對合理的新品業(yè)績目標進行推演。
過程:先根據表3《門店歷史業(yè)績結構分析表》的格式,將去年同期4-8月的門店銷售數據統(tǒng)計出來,再根據已經計算出來的每個月門店業(yè)績目標,用戰(zhàn)術拆解思想,評估每個月的新品業(yè)績目標。
01.歷史同期銷售數據統(tǒng)計:由零售公司的數據統(tǒng)計人員提供。
表3是去年同期4-8月門店的業(yè)績結構,從中店長要看清楚,每個月新品和庫存的業(yè)績比例,根據第一步計算的每月業(yè)績目標,店長要確定今年4-8月每個月的新品和庫存的業(yè)績,要做出這些目標,店長要在提升新品業(yè)績和提升老庫存業(yè)績之間做戰(zhàn)術選擇,即要保證公司的利潤目標,又要減輕門店老庫存壓力。
02.月度新品業(yè)績目標的評估:店長對月業(yè)績目標進行戰(zhàn)術拆解
新品銷售業(yè)績目標的提升,解決門店業(yè)績增長是最好的辦法,在第一步中,店長新制訂的4-8月的門店業(yè)績目標,通常會與去年比有所增長,以4月份為例,歷史同期業(yè)績是75608元,其中97%是新品貢獻的,只有3%是由老庫存貢獻的,假定今年的4月份的業(yè)績目標需要大幅增長,店長就需要找到提升門店業(yè)績的方案。具體的業(yè)績提升分析邏輯如下:
A:銷售折扣提升可以讓毛利率提升,如果銷售金額不變,新品毛利額貢獻就會增長。
B:銷售金額增長,如果銷售折扣不變,新品毛利額貢獻也會增長。
C:銷售折扣降低,會刺激銷售金額增長,但是毛利率減低會影響門店利潤水平。
《新品月度業(yè)績目標測算》過程需要店長在公司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建議零售公司將單店訂貨店長集中在一起,與公司數據統(tǒng)計人員用1-2天的時間,協同完成月度新品戰(zhàn)術目標分解。參考表4。
步驟三:《產品線業(yè)務回顧》去年采購的投資到底怎么樣?
所謂產品線業(yè)務回顧是指,對去年同期的訂單,在銷售結束后進行交付成果分析,主要目的是利用專門的商品分析指標,對投資的每個產品線市場接受度進行評估,找到下一年的投資重點和策略,優(yōu)化投資比重,保銷量保市場。
思路:在第二步中,我們對4-8月的新品業(yè)績的預期是311000元,也就是說門店要在5個月的時間內,利用采購回來的商品滿足這個業(yè)績需求,那么今年的采購投資力度是否需要加大?在這一步,店長要完成的工作是,論證門店的采購投資增長策略。
方法:采用專門的產品線銷售分析指標,對歷史訂單投資回報做評估,推算今年的投資策略。
過程:先根據表5《產品線業(yè)務指標回顧》的格式,將去年同期訂單在4-8月的數據統(tǒng)計出來,再根據9個產品線的商品KPI指標,對新品的采購投資成果進行評估。
一個品牌的產品可以按男鞋、女鞋、配件進行分類,我們先從每個大類產品的投資得失進行分析,一共需要9個KPI指標,這些數據需要零售公司的商品部提供(表5)。
01.指標定義說明:帶率字樣的指標都要乘以100%
訂單SKU:單款可以有多個顏色的設計,一個款色就是一個SKU,示例中男鞋134個SKU。
訂均價=用訂貨金額÷訂貨數量,表5中男鞋的訂均價是1100,通常是用吊牌金額計算。
SKU深度=訂貨數量÷訂單SKU,表5中男鞋的SKU深度是35,平均一個SKU訂了35雙。
訂貨額%:去年同期訂單的投資比重,表5中男鞋占了訂貨金額的74%。
銷售額%:去年同期訂單的銷售比重,表5中男鞋的銷售占了新品業(yè)績的74%。
庫存額%:去年同期訂單的庫存比重,表5中男鞋的庫存業(yè)占了新品過季庫存的75%
SKU動銷率=銷售SKU量÷訂單SKU,表5中男鞋的SKU有99%給門店貢獻了業(yè)績。
SKU清款率=出清SKU量÷訂單SKU,表5中男鞋的SKU只有23%賣完了。
訂單售罄率=銷售數量÷訂貨數量,表5中男鞋的售罄率76%,低于總體78%的平均水平。
折扣率=銷售金額÷吊牌金額,表5中男鞋在季末的平均折扣率是0.83。
02.產品線業(yè)務回顧:找到我們的新產品投資策略
產品線業(yè)務回顧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三個疑問:
首先是投資金額是否需要增加,店長可以參考售罄率指標和折扣率指標進行判斷,以表5為例,男鞋產品線的指標處于較好的水平,為了尋求更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可以增加這個產品線的投資,前提是要保證訂單在季末售罄率和折扣率不下滑。
其次是產品線的寬度(也就是SKU量)是否需要增加,店長可以參考動銷率指標進行判斷, 以表5為例,男鞋產品線的SKU動銷率指標99%,這是一個較好的水平(通常不能低于75%),我們可以增加這個產品線的寬度,采購更多的SKU,前提是要保證訂單在季末SKU動銷率指標不下滑。
再次是產品線的深度(也就SKU訂量)是否需要加深,店長可以參考清款率指標進行判斷,以表5為例,男鞋產品線的指標處于較差水平(通常不能低于60%,否則陳列展示難度加大),我們可以減少這個產品線的深度,前提是提升訂單在季末SKU的清款率指標。
訂單的投資方向要符合市場需求,門店的男女些投資比例會影響銷售比例,店長要提升女鞋的銷售表現,投資就要進行調整,對于一個弱勢產品線,我們的改善方針是:先增加適當比例的投資,這筆錢主要還在增加產品線SKU寬度上,也就是采購更加豐富的產品,先試驗這一盤貨消費者的反應怎樣,找到她們喜歡的價格、顏色、款式、風格,并將這種優(yōu)勢在第二年放大,產品線回顧是對市場的一次審視,也是對門店發(fā)展前途的思考,好的商品組合才有好的營銷企劃,店長要深入的思考這些策略問題。
步驟四:《確定新品采購預算》要投資多少才能賺到?
思路:在第三步中,我們確定了今年的投資增長策略,也就是說男鞋和女鞋都要增加投資,配件可以保持不增長,那么到底采購投資的預算做多少才科學哪?
方法:采用專門的訂單收益分析指標,對訂單的銷售進行測算,推算今年訂單的最佳投資方案。
過程:先根據表6《訂單投資收益規(guī)劃表》的格式,將新品業(yè)績目標31.1萬分月填到表格中,再根據顯示的訂單收益分析指標,對新品的采購預算進行推算。
訂單投資收益規(guī)劃,是店長對公司投資收益的承諾,表達了店長對訂單可以創(chuàng)造的毛利額的認識,以及訂單在4-8月這五個月的銷售目標分解思路,其中每個月的折扣戰(zhàn)術、庫存規(guī)劃內容,是零售公司的管理層,審批訂單預算的主要參考指標,表6闡述了對訂單預算的明確需求。
01.指標定義說明:要抓住訂單采購預算的重點
訂單金額:是指需要采購的吊牌金額
訂單成本:是指需要零售公司批準的采購預算
訂均價:產品的吊牌平均價格(品牌公司一般會每年調整產品市場價格)
進貨數量=訂單金額÷訂均價,這個數量要滿足門店五個月的新品業(yè)績目標
預期業(yè)績=預期銷量×訂均價×預期折扣,必須與表4《新品月度業(yè)績目標測算》中月度目標一致
預期庫存:按照以上預期,在8月銷售結束時,會剩余的庫存數量,示例顯示是141雙。
毛利率=毛利額÷銷售金額,示例顯示新品的毛利率是41%
02.訂單預算審批:錢投了,到底要賺多少錢、剩多少貨才對?為了完成31.1萬的新品銷售業(yè)績目標,需要投資23.4萬,采購52萬的牌價商品,這是采購預算的主體,可以減少投資,但是31.1萬的業(yè)績目標絕對不能減,但也不絕能犯冒險主義的錯誤,因此店長要對每個月的預期銷售進行分解,在訂單的收益規(guī)劃中,還要填寫庫存指標和毛利額指標的承諾。
步驟五:《產品OTB計劃分解》只有買得對才能賣得多
思路:通過前面四個步驟的推演,我們清楚了今年的采購投資預算,即店長要用23.4萬成本,買回來52萬牌價的產品,在5個月內完成31.1萬的新品銷售業(yè)績目標,那么這52萬的產品,我們到底什么產品線可以多買?什么產品線一定要少買?甚至什么不買?在這一步,店長要完成的工作是,推算采購資金的產品線分配方案(open to buy簡稱OTB)。
方法:采用專門的產品線KPI分析指標,結合歷史數據與市場需求,推算每個產品線的資金分配。
過程:依照表8《產品線品類OTB規(guī)劃表》格式,查出歷史數據填到表中,再根據顯示的分析指標,對新品的進行品類采購資金分配。
01.產品線分類管理方法:用結構化的方式描述一季產品
在產品線的最小單元SKU(款色)的管理上,我們強調款式細節(jié)特征的分析,什么樣的細節(jié)是流行的?這個問題銷售人員最有權力回答,訂貨會上的采購工作,表面上看是店長在買單款,實際上我們是在買結構。
在采購前店長一定要先規(guī)劃出訂單的商品結構,確定這一季的主打品類,大眾品牌的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心理順序是以下這樣:品牌—品類—風格—細節(jié)特征—價格—尺碼—服務。
訂單的重點就是今后業(yè)績貢獻的重點,采購一定要買到最棒的主打品類。按照表7《產品線結構規(guī)劃表》的思考方式,建議店長這季要訂貨品的產品線結構梳理出來。
在表7中我們將貨品分為男、女、配件三個大類,每個大類要劃分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的產品線要再分成若干品類,這樣的方式就叫做產品線結構化數據管理。不僅采購要這樣分析產品,包括銷售和庫存分析也要采用這樣的邏輯進行管控。店長要掌握一盤貨的產品線結構規(guī)劃,就像戰(zhàn)爭中一個團長手中的指揮地圖,可能在團隊中只要一個人知道,但是對于團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2.訂單產品線資金分配:層層遞進的決策才能訂出一盤好貨店長現在的工作,是要通過OTB資金分解技術,把52萬的采購總目標,按照夏季產品的產品線結構變成每個品類的采購目標,這個工作要按照表8《產品線品類OTB規(guī)劃表》進行二級決策分析:
大類OTB決策分析:我們以夏季訂單為例,按照OTB分解原理,店長對52萬的采購要先分解成大類采購金額占比,根據每個分類的占比分配資金,表8中男涼鞋占比74%,分配的資金是384800元,女涼鞋占比24%,分配的資金是124800元,配件占比2%,分配的資金是10400元,對于店長來說,做這個決策的依據要在銷售中去進行總結,有一點要牢記“顧客喜歡什么我們就訂什么”,店長要對門店的銷售有預見性,始終保持對消費者需求的敏銳洞察了力。
品類OTB決策分析:以男鞋為例,按照OTB分解原理,店長對384800元的采購金額,要再次分解成為各品類的OTB占比,在案例中沙灘鞋的占比是56%,分配的資金是216351元,沒有大幅度的提升,原因是要保持銷售比重,同時消化庫存,店長要知道,這個金額不是隨便寫的,要有決策依據,沒有對一季銷售的總結,是沒有辦法說服別人相信你的OTB分解。
一般情況下,零售公司的商品部會對店長的OTB計劃進行審查,商品部可以不用懂產品銷售,只要有足夠細致的KPI指標分析,就可以對產品線的OTB進行判斷,可用的指標有產品線售罄率、毛利率、折扣率、毛利額、銷售占比、庫存占比、訂均價、銷均價等,不過作為對店長的指導,這些分析是基于歷史數據的統(tǒng)計表,只能描述過去,未來的藍圖還是要靠店長自己去規(guī)劃。。
步驟六:《確定品類中心商品》什么多買與什么不買?
思路:通過前面五個步驟的推演,我們清楚了每個品類的采購目標,那么我們到底要采購什么樣的產品,它們應該是什么價位的?什么細節(jié)特征的款要多買?什么細節(jié)特征的款不要買?在這一步,店長要完成的工作是,推算品類的價格體系的投資方案,同時計算采購數量和SKU量。
方法:采用專門的中心商品分析指標,推算每個品類的價格體系投資比例分布。
過程:依照表9《價格體系投資分析表》的格式,查出歷史數據填到表中,再根據顯示的分析指標,對品類的價格體系進行資金分配,同時估算出采購SKU量和數量。
01.品類的價格體系采購投資分析:找到品類的銷售推廣的重點
根據表中顯示的,去年同期訂單的歷史銷售數據指標,200-299價格的沙灘鞋是銷售的重點,我們稱之為中心價格,這個價格應該是沙灘鞋的業(yè)績支柱,去年采購的SKU是30個,從這個價格的售罄率和折扣率指標看,屬于健康狀態(tài),今年的投資比例可以用去年的銷售比例,采購SKU量不變,再用每個價格帶的采購金額除以訂均價就可以算出采購數量。店長要按照這樣的格式對每一個品類進行分析,這個過程耗時會較多。
02.品類主打款的細節(jié)特征描述:鎖定成功因子,規(guī)避失敗因素
每一季銷售結束,店長都要對訂單產品進行銷售總結,目的是積累買貨經驗,我們把這個工作叫做《季末銷售總結》,通常是零售公司會組織店長一起開分析會,在會上要準備產品照片和進銷存數據,店長負責點評每一款商品的成功與失敗,對于每個品類的銷售TOP款,更是分析的重點,要找到去年的TOP款是那個細節(jié)特征成功了,這些細節(jié)是否可以延續(xù)到今年依然流行?因此在訂貨會上要找的是這些可持續(xù)的成功因素,不是那些短期流行的細節(jié)特征。
步驟七:編寫《采購計劃書》:用規(guī)范的管理復制成功
合格的《采購計劃書》代表了店長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上交給零售公司的正式文件,主要內容有三項
01.申請采購預算:重大的事情一定說清楚思考過程
首先要展示表6《訂單投資收益規(guī)劃表》的內容,我們說過它是店長對公司投資收益的承諾,表達了店長對訂單可以創(chuàng)造的毛利額的認識,以及訂單在4-8月這五個月的銷售目標分解思路,其中每個月的折扣戰(zhàn)術、庫存規(guī)劃內容,是零售公司的管理層,審批訂單預算的主要參考指標。其次是要展示這個預算的推算過程,從第一步,門店的季度經營目標的制訂,到第二步新品業(yè)績目標預測,然后是產品線的業(yè)務回顧,通過這個過程的展示證明今年的投資可以增加。再次是做出承諾,保證訂單到8月份的庫存指標和毛利額指標可以達成,讓管理層看到我們的決心和專業(yè)度。
02.規(guī)劃預算使用:用OTB思考邏輯說清每一筆錢的用途
首先是說明采購資金為什么會按照這樣的比例,分配給男鞋、女鞋、配件這三大類產品,調整依據要寫的言簡意賅。其次是闡述每個品類的投資目的,從品類在銷售歷史地位和市場前景,描述資金分配的必要性,這部分建議用文字加數字講解較好。再次是采購備用資金的規(guī)劃,因為采購計劃不會把公司的所有預算都耗盡,一般要預留12-20%比例的資金做機動采購,不過這部分錢要買什么樣的新產品,是需要進行說明的。
03.描述主打商品:用數字語言闡述最想要什么產品
要對上一季的銷售進行總結,突出失敗點和已經吸取的教訓,今年的采購要瞄準什么成功因子,對主打款的描述,要引用價格體系中心分析和色彩分析的數據,通常訂單中一個品類的主打款,采購數量較大,如果這個款的價格和顏色不是歷史的中心價格和中心顏色,那么這就是很大的風險了,要知道,消費者對一個熟悉的品牌的價格和色彩定位不會輕易改變,我們變了就要想好,怎么面對顧客的疑問。
步驟八:《訂單風險梳理》我們的訂單中有幾個風險?
訂單為什么會有風險,難道還沒賣貨就能知道什么貨不好賣?
其實,我們先訂、后賣這樣的業(yè)務形式,風險是肯定有的。仔細想想,這張訂單中的重點產品真的能賣出去嗎?是否訂單的品類重心有問題,主打產品會不會無效,主打款選擇的有道理嗎?
如果你在訂單梳理時發(fā)現銷售風險,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制定解決方案,而由此形成的風險應對措施,將會對銷售的成功產生相當強大的推動力。
訂單的風險按照類型可以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做已識別風險,見表10,它是指采用歷史銷售數據和歷史訂單數據,對比訂單的指標,用數據分析就可以輕易識別出來的風險,這些風險在較早的時間想對策進行處理,極有可能最終避免影響銷售。第二部分叫做待觀察風險,見表11,它是由某種不確定性造成的風險,我們要在未來的銷售中進行觀察,如果應對的好就沒有問題,如果稍有疏忽就會成為風險。
01.已識別風險清單:它們是訂單中的九大難關我們要根據訂單的產品線結構重心,結合中心商品的分析,依據表10逐個品類尋找可能的風險,因為訂單的品類較多,所以這個工作會用時較長,《已識別風險清單》中的風險因素,一旦檢查出我們的訂單中有這項,就要寫出說明,指出風險會在什么情況下可能發(fā)生,以及將會導致的影響,我們會把這些商品分析的結果記錄成一個風險登記表。
02.待觀察風險清單:銷售中九大風險
用表11《待觀察風險清單》可以找出每個品類,在銷售中需要嚴密觀察才能排除的風險,包括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在什么情況下可能發(fā)生,以及將會導致的影響。
通常,我們是在銷售中突然發(fā)現訂單中存在的風險,然后再進行匆忙的促銷,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服裝營銷,往往是發(fā)現問題的時間越早,解決問題的時間就越多。因此這九項風險是在銷售中需要進行布控的,如果控制的好就不會造成影響,反之就會引發(fā)不良后果。
知道了訂單的18種風險,就要根據公司的現有營銷資源,制定提高訂單成功機會、降低威脅的方案和應對措施,才能確保訂單的銷售推廣規(guī)劃成功實施。
03.訂單風險的應對和有效管理措施
訂單的風險相當于戰(zhàn)場上的敵人兵力分布圖,一張訂單的18種風險,其實就是銷售中我們要聚焦火力,堅決打擊的陣地制高點,通過風險分析可以摸清戰(zhàn)場情況,我們要制訂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消除這些風險對銷售結果的不利影響,根據訂單風險的類型差異,我們會使用以下應對措施抵御風險。
首先是明確商品的銷售要求訂單的風險就是銷售團隊的責任,因此需要規(guī)定商品的銷售標準,控制每一個品類的銷售周期,確定每個品類的月度售罄率標準,保證庫存的可控性,對每個品類的銷售實施跟蹤。
其次要對主打款的銷售量進行定期跟進,保證季末達成一定比例的款式出清指標,訂單中每個品類都有風險的商品,每個品類也會有新增的結構,包括以前沒賣過的價格,沒賣過的尺碼,沒賣過的款式,要把這些與銷售團隊進行分享,并與大家統(tǒng)一這些產品的銷售要求。
另外,對于有風險的商品,如偏色、偏碼、偏高價要建立銷售目標管理機制,有些產品是不能剩的:定位少而精的產品線,要早動銷,高價位不能剩。有些產品售罄率要高:主打品類,要保證高售罄率,最佳折扣率公司才賺錢。
對于待觀察風險的商品,要建立上市后的《試穿信息反饋表》流程,在2周內判斷出是否存在風險,對于有斷貨風險的商品,要早補貨。要在每個月的月末進行《銷售分析會》,對這些商品進行銷售進度分析,對于慢銷商品要及時進行銷售改善,應對措施是制定有效的促銷方案,在一年四季中,每一季都會有重大節(jié)假日,再加上服裝公司的店慶和自造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可以對應專門的促銷款,例如:圣誕節(jié)、元旦、春節(jié)這三節(jié)需要有專門的促銷款,拉動人氣帶動業(yè)績。
這些風險防范的措施需要銷售團隊的大力支持,這樣才能保證高風險產品,有公認的銷售推廣地位和共同努力的銷售目標。
附錄:采購工作常見的問題及其處理方法01.訂貨時選不到好款怎么辦?
這種想法是初級買手常會遇到的問題,實際上是買手的看款思路出現了問題,正確思路是看樣品時首先要先找出不能訂的款,做排除法,剩下的是可以訂的款,因為我們在訂貨前的買手準備工作做得不到位,所以就不知道每個品類的各個價格帶要訂多少個SKU,反之,高級買手知道每個價位需要幾個SKU,矬子拔大個,去掉不能訂的,剩下的也要訂夠SKU計劃要求的量,有些高級買手會按照產品的細節(jié)特征進行快速篩選,進行SKU的優(yōu)先級排序,當然是他們是用腦子快速進行細節(jié)比對,用筆和紙?zhí)?,多練一練魔方和進行記憶力訓練,下次訂貨你的體會就會不一樣了。
02.爆款怎么找?
爆款不是找出來的,是規(guī)劃出來的,在訂貨前,需要做銷售總結,對銷售折扣在0.8折以上,而且單款售罄率60%以上的暢銷款,要進行細節(jié)特征分析,找出成功因子,并結合流行趨勢判斷這些元素的可持續(xù)性,有了這些素材,在訂貨時選款就會有分寸了,爆款訂的是單SKU深度,犧牲的其他SKU的采購深度,所以不能超出采購計劃,加深一個SKU就要將多個SKU變淺,另外訂的多如果不進行銷售推廣干預,就會成為庫存風險款,要給門店銷售團隊制訂單款周銷售目標,并有效跟進,所以爆款的成功秘訣是“買貨要準,銷售要狠”
03.尺碼比例怎樣做計劃?
鞋楦分類差別較大,要分析品類同楦型款的歷史銷售數據,找出動銷較差的尺碼,查明原因,可適當減少比例,價位較高、特色強烈的產品一般尺碼不要太多,大眾產品可以用品類的尺碼銷售占比分析核心尺碼。
綜述:提升單店訂貨的準確率,要有完善的運營管理機制
現代的門店管理中,店長已經不是簡單地為業(yè)績而戰(zhàn),店長就是門店的“老板”,店長應該為每個月的利潤而戰(zhàn),這樣才能保證門店持久的生命力。
我們可以用共享、共創(chuàng)這四個字,闡述零售公司實施單店訂貨的出發(fā)點 。
所謂共享,是指店長要對自己采購的貨品承擔起銷售責任,采購的要準,賣的要多,盡量減少不合理庫存資金的占用,因此店長要與公司共享的是庫存責任。
所謂共創(chuàng),是指店長帶領團隊狠抓業(yè)績,新貨老貨同時推廣,從原來只關心補好貨囤爆款的老思維,轉變成什么貨都能賣掉的新思維。從拿業(yè)績提成的傳統(tǒng)店長轉變?yōu)椴傩睦麧櫟牡昀习澹@個轉變完成了店長對自我人生的挑戰(zhàn),與企業(yè)共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
從共享和共創(chuàng)的出發(fā)點看,實施單店訂貨的門店必須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運作成功:
1、有準確的月度業(yè)績目標:店長需要較強的業(yè)績帶動能力
2、有精確的門店利潤核算:店長的收入需要與月利潤掛鉤
3、有合理的庫存考核指標:新品庫存指標與店長績效掛鉤
因此實施單店訂貨前,零售公司要做好準備,建議先找試點,在少量門店開展這項管理改革,首先,從門店的選擇上,不建議選擇業(yè)績太好的一級門店,反倒建議在中低水平業(yè)績的門店進行實施,原因很簡單,好門店它的店長收入較高,大多數沒有興趣參與新模式的磨礪,另外改革50%的成功率,一旦失敗我們就少了一個好店長,相反中低業(yè)績的門店店長,其中有些人是有進取心的好苗子,比較容易與我們形成統(tǒng)一的思維方式。
其次,是要對實施單店訂貨的店長進行成功專業(yè)技術培訓,提升店長的科學訂貨水平,最關鍵的是轉變對采購的思考方式。再次,是從共享和共創(chuàng)的出發(fā)點,改革門店的績效管理方案,讓店長的收入與業(yè)績、利潤、庫存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