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由于中國內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思想,使中國革命在1931至1934年遭受極大損失。為此,借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揭露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主觀主義錯誤,寫下了《實踐論》。這篇著作原是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講授哲學時的講義中一部分,1951年收入《選集》第 1卷。2016年5月,曾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指出:撰寫的《矛盾論》、《實踐論》等哲學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他的許多調查研究名篇對我國社會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是社會科學的經(jīng)典之作。
《矛盾論》是繼《實踐論》之后,為了克服存在于中國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曾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作過講演。在該文中,提出了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