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fā)海,李發(fā)海講師,李發(fā)海聯(lián)系方式,李發(fā)海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發(fā)海:學生有效參與──一好課的標準
2016-01-20 48150
一、主體參與的有關理論
1.學習認識論
按照學習認識論理論,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就意味著要引導他們在學習和運用知識過程中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學生還是發(fā)展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和改造,以保證自身的發(fā)展,做自身發(fā)展的主體。學習是作為主體的學生認識作為客體知識的過程,這必須由學生自身來完成,他人無法替代,即使教師的中介作用何等出色,但成敗的決定權在于學習的主體──學生,教終究為了學,而學的投入與否及多少直接關系到教的成敗。建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他們內(nèi)在潛力,使學生從依賴教師到獨立學習,教學才有向前發(fā)展的可能。
2.教學實踐論
按教學實踐論理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要認識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也要通過教學活動發(fā)展和變革學生的認識結構、道德結構、審美結構和生理結構,因而教學活動是特殊的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根本目的是逐步建立與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即塑造與建構學習主體。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不教”,使學生由依賴教師到獨立學習,真正成為自覺的學習主體。
二、課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形式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一直是素質教育背景下課程與教學改革所追求的理想目標。多年來,教育學專家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進行的理論研究和廣大外語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其帶任務學習或積極學習時間的多少”和“教學活動情況應以學生參與的程度和學生成績的好壞來衡量。”教育學家卡羅爾(Carrol)、布盧姆(Bloom)和哈爾施費格(Harnischfeger)等人都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過深入研究,他們認為外語教學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行為可以分為有效參與和無效參與兩類。
1.有效參與學生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參與的活動具有交際性,通過活動收到明顯的學習效果。按照參與活動的方式分類,有效參與可分為行為參與和思維參與兩類。通過回答問題,分組討論和表演等動作行為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稱為行為參與。學生的思考、討論、爭論和寫作等活動都屬于思維參與。
1)有效參與的層次
淺層次的感性參與:通過簡單的思維和簡單的活動方式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稱為淺層次參與。指一般的教師設疑學生答問;學生事先有準備的口頭訓練,圍繞教師設問展開的四人小組討論等。
較高層次的理性參與:學生在自學中獨立質疑,在觀察、實驗中,從現(xiàn)象中總結出規(guī)律,歸納總結學習要點,運用已知解答或推論出新知,自測自評活動等。這些活動的特點是展開了學生觀察、聯(lián)想和運用概念、判斷展開推理的思維過程,學生智力得到較有力的開發(fā)。
高層次的創(chuàng)造性參與:運用相關知識提出新的設想,展開多向或逆向思維活潑,對教材、讀物和教師講解提出有理有據(jù)的質疑或不同見解;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境等,這種參與的特點是展開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學生智力得到有力開發(fā)。
2)有效參與的方式
行為參與:通過回答問題、分組討論和表演等動作行為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稱為行為參與。
思維參與:如學生的思考、討論、爭論和寫作等活動都屬于思維參與。
2.無效參與在某些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的動機不明確,參與方式機械被動,或有明顯的表演色彩。盡管參與人次多、課堂活躍,但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均無明顯發(fā)展,思維能力沒有提高,這種無效參與在課堂教學中應杜絕。
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有些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具有雙重意義,我們應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恰當把握。例如:表演式參與。為了讓人感到課堂活躍,有些教師讓學生表演課前準備好的對話和短劇等,這種表演并不是毫無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類表演的目的一是為了示范,二是為了檢查。達到了這兩項目的的是有效參與,單純?yōu)榱寺犝n人進行的是無效參與。
三、課堂教學活動應重在有效參與
1998年國際教育交流委員會主任庫拉基訪問中國時曾說:“中國仍然采用以講課為主的教學方法,學術環(huán)境以授課和背書為主,沒有多少討論。”三、四年過去了,外語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語言活動形式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學生大面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局面基本形成。但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為了參與而參與。許多老師認為只要課上讓學生開口說了,背了,表演了就是一節(jié)好課,這實際是一個錯誤的認識,我認為,學生有效參與的多少才是評價一節(jié)好課的重要標準。
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教師遵循學生學習時的心理規(guī)律(直觀、有趣、易懂、認真聽課,掌握用法,有效參與,熟練使用),帶領學生在情景情意中理解并進行各種形式的結構操練,經(jīng)過一系列運用的參與活動,點破、,啟動學生的有效思維,使學生的大腦始終積極活動著,產(chǎn)生一系列聯(lián)想,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教師,我們一方面要從數(shù)量上保證學生的參與,但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參與質量上下功夫,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內(nèi)容,保證學生每一次參與都有效,保證每一次課堂活動都能收到積極效果。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