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作為市場的前哨站,是最能直面感受到市場的彈火硝煙的。在供大于求的今天,經銷商不僅生意越來越難做,若碰上個不靠譜的廠家,更是舉步維艱。下文將盤點經銷商在產品銷售時遇到的七大痛點。
1、我做什么,你賣什么!
大部分廠家都會以功能來為產品定位,換言之,我的產品規(guī)劃是什么,我的技術到達什么層次,你就得賣什么。當然,如果你是品牌大鱷,品質領先于世界,產品能創(chuàng)造潮流,咱就不說什么。問題是你的研發(fā)實力平平,你的產品規(guī)劃平平,卻也牛氣轟天,不聽經銷商反饋,不跟著市場需求定位。
2、不拿貨,無合作。
傳統(tǒng)渠道的合作形式都比較單一,廠家一味地喊“拿貨拿貨”,如果你不拿貨,就沒有合作。你不做代理商/經銷商,不管你對這盤生意有多感興趣,一個字兒都不給你賺。對于無終端、但有資金和渠道資源的客戶來說,廠家缺乏靈活的合作模式。
3、產品賣不賣得出去,是你的事兒。
廠家作為制造方,目的是出貨,有些目光短淺的廠家把貨忽悠到經銷商手里,就什么都不管了。經銷商要點促銷活動、推廣物料什么的總是要三催四請,就像求人似的。廠家的態(tài)度很明白:“我只管產品這塊,賣不賣得出去是你的事兒。”經銷商也苦不堪言:我是搞銷售的,但你不配合,我單槍匹馬地怎么奮戰(zhàn)市場?
4、產品質量差,售后服務又跟不上
經銷商最不能容忍的點是:產品質量差!這不單單損害到品牌的美譽度,還直接影響到經銷商的聲譽。當然,質量不好服務超值,經銷商還能咽下這口氣。最怕一些廠家產品不好售后又跟不上,逼得經銷商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5、電商擠壓經銷商生存空間
一談及電商,傳統(tǒng)渠道經銷商總會揪起一顆提防的心。東莞做家居產品的經銷商王總說:“我不怕廠家明晃晃地搞電商,就怕那些暗里的促銷招數?!币环矫?,廠家開網上旗艦店會顧及到經銷商的利益,因此價格通常都是統(tǒng)一零售價;另一方面,廠家也想從電子商務浪潮中賺錢,因此總會搞些促銷活動、搭售套餐,使得價格均攤下來優(yōu)惠很多,暗暗地從經銷商手里撬走不少顧客。對經銷商來說,損害最大的還不是廠家的旗艦店,而是各區(qū)域“兄弟”的背后插刀。許多經銷商會偷偷開設網店,以超低零售價來跨區(qū)域爭奪市場,而廠家又鞭長莫及、管束不當,只苦了“安分守己”的經銷商。
6、形象設計、推廣物料朝令夕改,老土不搶眼。
在講求產品包裝的今天,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價值。有些廠家的產品很好,但不注重包裝,無形中降低了產品的價值。代理A品牌多年的經銷商劉總糾結不已:A品牌的產品質量很好,市場聲譽也很好,但是A品牌的包裝太丑了,店面設計、推廣物料古板無新意,不時有消費者表示:產品不值這個價。
7、過橋拆板:借助經銷商發(fā)展壯大后,就一腳踢開。
在品牌起步初期,廠家與經銷商稱兄道弟,一旦品牌進入飛躍期,有些廠家就過橋拆板,要么把經銷商一腳踢開,要么分割渠道、損害經銷商利益。河南的吳總就“被迫”放棄了精心代理運作了8年的一個品牌。盡管無奈卻仍然堅持這一決定的原因是,廠家推行扁平化運作,他潛心經營的市場被廠家無條件地分割成了幾塊,增加了一些新的經銷商。吳總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很大損害,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在這種合作中,自己的話語權太弱,沒有任何的安全感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