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濟(jì)(六十四)
經(jīng)文: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輪,貞吉③。
六三:未濟(jì),征兇,利涉大川。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⑥,吉。
注釋:
⑴未濟(jì):卦名?!皾?jì)”為渡水,引申為成功,未濟(jì)之義與“既濟(jì)”相反,指事未成、未完。
⑵小狐汔濟(jì),濡其尾:狐貍幾乎渡過河時,沾濕了尾巴。汔,帛《易》作“氣”?!般唷?、“氣”通,其義為“幾”、“幾乎”。濡,沾濕。
⑶曳其輪,貞吉:拖拉車輪,占問則吉。曳,牽引。貞,占問。
⑷震用伐鬼方:動用(兵卒)討伐鬼方。此指周人討伐鬼方。震,動。又說通振,即振奮、威武。
⑸三年有賞于大國:經(jīng)過三年(作戰(zhàn)取勝)得到了大國的獎賞。賞,獎賞。于,在?!按髧庇肿鳌按蟀睢?,指殷商。
⑹君子之光有孚:君子的光輝,在于有誠信。光,光輝。孚,誠信。
⑺有孚于飲酒:寓誠于飲酒之中。
⑻有孚失是:雖有誠而失正。失是,為失正。
今譯:
未濟(jì):亨通順利,小狐貍幾乎渡過河時,沾濕了尾巴,沒有什么利。
初六:沾濕了尾巴,將有吝羞的。
九二:拖拉車輪,占問則吉。
六三:未能成功,出征則兇,利于涉越大河。
九四:占問則吉,后悔之事消失。(周人)動用(兵力)討伐鬼方,經(jīng)過三年(取勝),得到了大國的獎賞。
六五:占則吉,無后悔之事。君子的光輝,在于有誠信,這是吉利的。
上九:寓誠信于飲酒之中,無咎害;(若醉后)以酒濡頭,雖有誠而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