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強,張小強講師,張小強聯(lián)系方式,張小強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精益化生產(chǎn)運營管理專家
19
鮮花排名
819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張小強:生命因磨煉而精彩
2018-01-26 2651

2016-4-18 (于 香港執(zhí)筆)


經(jīng)歷過不同的困境,我們才能夠品嘗到人生的真味,才會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樣的苦法,樂又是怎樣的樂法。那些在苦痛中掙扎,最終取得驕人成績的心酸過程,往往是一個成功者的財富。成功者感謝磨難,因為磨難讓他們變得堅毅,并脫穎而出。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北闶巧蚰挾霾实淖钌羁痰膶懻?。


懂得人生真諦的人,他們往往不喜歡平淡庸碌的生活,而多半愿意去嘗試一些困難的、冒險的,但卻有內(nèi)容、有意義的生活。


香港超人李嘉誠有句座右銘:“男子漢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會吃苦?!边@就是他成功的第一要訣。

李嘉誠幼年喪父,家庭的重擔由他一肩扛起。14歲,正是一般青少年求學的黃金歲月,應該是無憂無慮的,然而迫于生計他不得不選擇輟學,走上謀職一途。


他歷盡艱辛,終于在一家茶樓找到一份擔任服務生的工作。每天清晨五點左右,一般人都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就必須提起精神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然后趕到茶樓準備茶水及茶點。每天他的工作時間長達15小時以上。生活簡直就是一場嚴酷的考驗與磨練。


舅父非常疼愛李嘉誠,為了讓他能夠準時上班,就買了一只小鬧鐘送他。他把鬧鐘調(diào)快了十分鐘,以便能最早一個趕到茶樓開門工作。茶樓的老板對他的吃苦肯干深為贊賞,所以李嘉誠就成為茶樓中加薪最快的一位員工。


臺灣經(jīng)營之神王永慶常說的一句話是:“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導致衰退,經(jīng)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覺。”王永慶的這句話貫穿了他整個奮斗的人生。


王永慶7歲時,就被父親送到新店國民小學就讀。學校在離家10公里外,王永慶必須一大早起床,到附近的水井提水,把家中的大水缸裝滿后才步行上學。放學后,還經(jīng)常要肩扛一袋50斤重的飼料返家養(yǎng)豬。

在王永慶9歲那年,父親病倒在床,一家的生計全靠母親種菜、種番薯、養(yǎng)豬來維持。于是,上小學三年級的王永慶開始半工半讀,為鄰居看牛,每月賺取5毛錢來貼補家用。他上小學用的書包是一條粗布巾做的口袋,穿的衣服是補丁加補丁,整天赤著腳,幾乎沒有穿過一雙鞋。而小學期間,對書本不感興趣的王永慶,從來沒有下過苦功讀書,所以成績總列在班里的最后10名。


可以說,小時的王永慶并不擅長讀書,但他卻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能在后來成為臺灣的經(jīng)營之神。


他曾說過一段發(fā)人深省的話:“我幼時無力進一步學習,長大后必須做工謀生,也沒有機會接受正規(guī)教育,像我這樣一個身無專長的人,只有吃苦耐勞才能補其不足。


我還常常想,由于生活的煎熬,我才產(chǎn)生了克服困難的精神和勇氣,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許是上帝對我的賜福?!笨梢姡钥嗄蛣谑峭跤缿c成功的殺手锏。


一位好心的老人,在草地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蛹,他把蛹帶回家。過了幾天,蛹殼上出現(xiàn)了一道小裂縫,里面的蝴蝶已經(jīng)掙扎了好幾個小時,似乎身體被卡住了,一時出不來。


老人看著于心不忍,于是,他拿剪刀把蛹殼剪開,幫助蝴蝶脫蛹而出。可是,這只蝴蝶的身軀臃腫,翅膀干癟,根本就飛不起來了,不久就死去了。


蝴蝶為什么會死去?原因是蝴蝶未經(jīng)歷成長的必然過程。蝴蝶必須在蛹中經(jīng)過痛苦的掙扎,直到它的雙翅強壯了,才會破蛹而出。人的成長又何嘗不是,不經(jīng)歷掙扎、挫折、磨難、你就很難脫穎而出,這個道理對所有人都適用----成功沒有捷徑。


老年遭受艱難困苦是不幸的,這道理人們都明白。少年未經(jīng)艱難困苦也是不幸的,這道理卻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享樂在先,或許令人羨慕。但這只是一個過程,因為你很難永遠樂下去,而最可能的就是當你走到終點的時候便是苦。


吃苦在先,同樣也是一個過程,但苦盡之后,你得到的卻可能是甜。當然,前提是你必須堅持奮斗之心。

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菜,就是一苦一甜一淡,這象征了人之一生的三重境界。它警示人們只有趁青春時代為創(chuàng)業(yè)歷盡磨難,才能贏得中年之甜,老年之淡。


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那你實在該為自己感到幸運。和老年再遇到各種挫折相比,年輕時的一些挫折不但不會打垮你,而且還會給你帶來你從別處根本就學不來的經(jīng)驗與教訓。當然,你也必須認識到,吃苦與成功,其實并沒有必然的關(guān)系。就像戀愛與結(jié)婚沒有必然關(guān)系、結(jié)婚與生子沒有必然關(guān)系、生子與孝順沒有必然關(guān)系一樣。


吃苦耐勞只是成功的一個條件,但不是必然條件,所以李嘉誠才會說男子漢不但要吃苦,還要會吃苦。有的人在苦難中不能自拔,有的人則在苦難中不斷超越過去,這就是會吃苦與不會吃苦的區(qū)別。


吃苦其實也需要技巧,會吃苦,能吃苦再加上聰明、機遇,你才可能會獲得人生的成功。而對于那種一味強調(diào)吃苦,卻忘記了吃苦是為了最終獲得甜的人來說,他們即使吃再多的苦,也不見得就能得到人生的幸福。因為他們把吃苦當作了目的,而非手段。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m.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