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終端促銷活動滿天飛的今天,促銷儼然已成為商家提升銷售的一種“常規(guī)武器”。而這種“為促銷而促銷”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勞民傷財,給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很顯然,將促銷當成“投資”行為,這與費用“支出”,是二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更看重的是促銷的長遠價值,而后者則更關注促銷的短期利益回報。毫無疑問,促銷自然是要投入有關費用的。但這種費用的投入并非是簡單的花錢支出,而是一個不斷為品牌的成長“加分”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促銷方案時,不光要考慮到促銷的形式、還要考慮到該形式是否與品牌相匹配,能否為企業(yè)和賣場帶來銷售的提升。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三方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能任意將其中一方面單獨割裂開來。所以,作為促銷活動方案的設計者,必須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待促銷方案的設計。既要兼顧到企業(yè)的短期利益,更要著眼于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和與品牌的結合度。如果是犧牲品牌的健康成長為代價帶來的銷量提升,顯然不是好的促銷。
例如,某品牌在設計針對某款產品的促銷方案時,就必須充分考慮該款產品的目標消費群的利益需求,在目標消費群的多種利益需求中,選擇成本最低的一種形式。例如,在銷售美發(fā)產品時,結合人們的使用習慣,配套相應的贈品形式,如鏡子、發(fā)梳、便攜吹風等。這種贈品促銷形式正是考慮到目標消費群對利益的需求,并結合產品價格確定的。這種既符合品牌定位,又滿足消費者利益需求的買贈形式就這樣被設計出來了。如果跟商品定位不匹配的贈品選擇,即是相對價值高一些,可能效果也不如人意。還有一種促銷,雖然是有贈品送,但是贈品的質量非常差,客人的感覺很不好,好像是為了敷衍了事,說是有贈品,還不如不送,劣質的贈品也是要花錢買的,所以,這種就是白花錢的促銷,沒有意義。
例如,百事公司曾經做過“藍色風暴”促銷,就是自己新穎的創(chuàng)意和超強的勢行力給各賣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短短一天內,全國各門店和戶外廣告同步更新宣傳,做到了步調一致。贏得了大賣場一致的認可和好感。正如其活動名稱“藍色風暴”一樣,其迅捷的動作和執(zhí)行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這樣的促銷力度和執(zhí)行力,賣場對銷售當然是充滿信心的,大量的訂單當然不是問題了。
一些企業(yè)在促銷活動結束后,會及時通過總結和分析,得出活動的經驗和教訓。并盡可能將活動的效果與大賣場對自己提供的支持掛上勾來。畢竟,在對促銷活動所做的總結性匯報中,往往更能夠為企業(yè)與大賣場的合作爭取到更多的優(yōu)惠政策。畢竟,這種活生生的談判素材,更容易打動大賣場,打動采購。
例如,某企業(yè)打算在某賣場做一次中等規(guī)模的發(fā)型秀。活動一開始并沒有引起賣場方面的重視和注意。出于應付,賣場提供了較偏的一塊場地。沒想到該企業(yè)的發(fā)型秀活動,一開始就受到了顧客的一致好評,經常出現(xiàn)打圍的現(xiàn)象。活動期間賣場的人氣也顯著增強。于是,賣場采購主動找到該企業(yè)的業(yè)務代表,提出增加活動場次,和調整活動時間的要求。企業(yè)業(yè)務員隨即將活動期間的銷售數(shù)據(jù),并提出更換現(xiàn)有場地的要求。賣場在考慮到活動的實際效果并結合人流走向,最終做出了妥協(xié)。不但給企業(yè)提供了最好的位置,賣場入口處。還同意將該活動的檔期延長。該發(fā)型秀在該賣場獲得了一至的好評,也為企業(yè)在該賣場贏得了良好的口碑?!?/p>
正所謂,沒有跟蹤,就沒有記錄;沒有記錄,就沒有分析;沒有分析,就沒有改善的機會。促銷活動不是簡單的執(zhí)行公司的促銷指令(這個活動我做了),而是要落于實處(真正把效果做出來),所以需要及時的跟進與反饋(貨源、陳列、價格、贈品、促銷員等等這些都需要不斷跟進的)這樣,才能保證抓住時機,與賣場協(xié)同,在活動期間內,爭取到好的促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