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面有一個害羞的孩子并不可怕,有不知道怎么引導孩子擺脫害羞的父母才可怕。所以,當孩子害羞的時候不要責怪孩子不知道怎么與人相處,孩子的現(xiàn)狀與父母的教導是分不開的;看到孩子害羞,家長千萬不能認為孩子給自己丟人了,不能認為孩子讓自己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了。想要讓孩子在眾人面前有大方的舉止與行為,父母就要好好地引導孩子。
第一、父母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
家長自己要表現(xiàn)出落落大方的社交模式,我們要讓孩子看到社交生活是很有必要很有趣的,在社交生活中,我們是如何和外人打交道,如何表達我們自己的情感的。
第二、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場合并教會孩子社交技巧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帶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帶孩子認識各種不同的人,參加各種活動。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如在什么場合說"謝謝"什么場合說"請",特別重要的是,家長帶孩子出去的時候,要鄭重其事地向對方介紹孩子,也要向孩子介紹對方,我們平時老叫孩子先問候大人,為什么大人就不能先問候孩子呢?孩子在這些社交場合應該和大人享有同等的權利。當孩子這么做了,家長要馬上表揚,而更重要的是表揚必須有技巧,有內容,更不能用物質加以賄賂或者交換。
第三、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關心
孩子只有得到家長足夠的愛和照顧才能茁壯成長,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是怎樣愛著他們的孩子,也就是把愛說出來!尤其我們含蓄的東方人。給孩子的愛必須是無條件的,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管孩子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們都愛他,只不過是對他們說的話和做的事有異議而已!
第四、幫孩子建立自信心
家長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培養(yǎng)自信,讓他們感覺自己很重要,有能力。這種感覺一旦在孩子內心深根,就能增強孩子自尊心。家長可以分配一些家務活給孩子讓他們完成,這些家務必須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可以自己完成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家長也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做決定,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們自己決定每天穿什么衣服,等孩子越長越大,他們決定的事情就更多了,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只要孩子需要,家長永遠可以提供建議和幫助。
第五、給孩子說話的權利,不要替孩子代勞
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那些強勢的媽媽經(jīng)常幫孩子回答一切問題。這種行為無疑在強調的孩子的害羞,其實,害羞的孩子需要機會讓他們自己去表達,只不過他們比別人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而已。
第六、可以為孩子設置一個獎勵制度
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在家里弄一個表格貼在墻上,一旦孩子表現(xiàn)大方,就貼一個粘紙,或畫一個笑臉,但只允許特定的行為,比如邀請朋友來玩,大人和孩子講話時孩子作出反應,或和別人有眼神交流等行為都可以。一旦孩子達到大家商量好的數(shù)字,就可以給孩子一個獎勵,但這個獎勵的表現(xiàn)形式很重要,經(jīng)驗證明,給孩子玩具或其他物質獎勵的效果遠遠不如給孩子一些非物質的獎勵,如允許孩子晚睡半小時,多給孩子講一個故事、去公園玩或者是家人組織一次野餐等。
第七、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值
父母不能總要求孩子總是那么外向,那么健談。我們也不能總要求孩子,催促孩子和別人交流,參加社交活動。父母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的實際能力,對孩子的期望要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