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俄少年的幾場足球賽,踢得國人心頭一驚。技術和比分上的差距暫且不論,單說體能上所呈現(xiàn)的鮮明對比,就讓人無法漠視我國青少年體質(zhì)下滑的嚴酷現(xiàn)實。同是小學生,人家的孩子在場上能全攻全守,我們的孩子跑了20分鐘就氣喘吁吁。
青少年體質(zhì)的提升,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人種差異、遺傳基因、飲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生活習慣、教育體制、社會環(huán)境等都是造成中外青少年體質(zhì)差異的原因。
國外孩子為啥這么皮實---體育課學什么?
成功的體育教學奠定孩子一生的運動基礎,反之可能毀掉孩子對體育的興趣。
“我們最近的體育課是集中練習墊上技巧,我?guī)缀跻豁椂甲霾缓?。關鍵是,我覺得課程安排好扭曲。”一位網(wǎng)友在博客上抱怨。
對于青少年而言,每天最好的時光是在學校中度過,因此校園體育就成為孩子日常鍛煉的重要一環(huán)。學校如何安排體育課程、如何指導學生鍛煉、如何定位體育教育,不僅直接牽動青少年體質(zhì)的“生命線”,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一生的體育價值觀。
曾有學者研究過美國體育教育模式,發(fā)現(xiàn)美國的體育課內(nèi)容設置非常細化,僅中學教學計劃就有10大類,包含冒險運動、體能運動、水上運動、團隊運動等60多項,跑步、游泳、網(wǎng)球等具有終身體育價值的項目占47.6%。美國、加拿大實行的是自由入學制度,教學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國外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很重視,也有體育活動的良好氛圍。
誠然,體育課需要體質(zhì)和體能的基礎訓練,但過于粗放的課程設置、枯燥無趣的教授方式以及過度防御的“高危項目禁令”,正在逐漸毀掉孩子們最單純的運動興趣?!坝浀梦乙荒昙壴诿绹蠈W的時候,有時候做游戲,有時候打棒球,有時候滑輪滑,每次大家都興奮而快樂。但是我回到中國上小學后,印象中的體育課就是跑圈、立定跳遠,打籃球只是老師對我們課堂表現(xiàn)好的難得獎勵?!币晃痪W(wǎng)友回憶說。
其實,體育教育并非單純的身體活動,更不必刻意追求技術動作,而是與健康、快樂有關的一種生活方式。比如一些孩子脾氣暴躁怎么辦?合適的體育活動可以幫助培養(yǎng)孩子活躍樂觀的心理,對于疏解孩子暴躁的脾氣有很好的效果。體育教育在提升體質(zhì)的同時,還用于完善青少年的心理發(fā)育和社會適應能力。這種理念在國外很多國家得到廣泛認同,像日本的學校就倡導快樂體育,老師不會拿運動指標去衡量學生,而是充分調(diào)動孩子愛玩的天性,讓他們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也會通過“赤足訓練”等方式增強孩子體質(zhì)。
“體育課教授的,應該是一項我們熱愛的、一輩子都能參與的運動,而不是考試目標或索然無味的動作練習。”這是一位中學生的呼吁,也是體育和教育部門最該反思的問題。
國外孩子為啥這么皮實---放學后哪里去?
在不同的人才評價體系下,“體育成績好”可能備受推崇,也可能無足輕重
網(wǎng)絡上曾盛傳一段日本小學生足球聯(lián)賽的視頻,那些六年級孩子所展現(xiàn)的細膩技術、默契配合以及流暢攻防節(jié)奏,讓許多中國球迷驚嘆不已。在日本留學的郭陽說,每天下午放學后,東京大大小小的足球場都是踢球的孩子。據(jù)了解,這種生活模式已經(jīng)盛行日本全國?!巴ㄟ^踢球提高青少年的運動能力,讓他們感受體育的樂趣,效果立竿見影?!比毡韭殬I(yè)足球之父川淵三郎今年來京談到青少年體質(zhì)問題時如此表述。
孩子們放學后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個國家教育模式、人才培養(yǎng)理念乃至整個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我們的家長其實也希望孩子們多運動,但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家長的行為是不一樣的,國外的教育評價制度、教育環(huán)境相對注重孩子的休閑生活與體育鍛煉。據(jù)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對中、日、美三國的初中和高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進行問卷調(diào)查顯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中國為8%,日本為65.4%,美國為62.8%;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高中生,中國為10.5%,日本為34.5%,美國為53.3%。
國外很多學校在錄取時要看3個指標,一看學生參與學校運動隊的情況;二看社會責任服務時間;三看SAT(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水平測試成績,這個只要達標即可。這也是我們未來的方向。
在一些體育文化深入人心的國家,學生放學后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父母帶孩子看體育比賽成為傳統(tǒng),家人以孩子進入校隊為榮,學校里最受推崇的是在競技比賽中為母校創(chuàng)造榮譽的人……在這種主流觀念以及人才評價機制的引導下,孩子運動的意愿得到自上而下的認可和鼓勵,青少年鍛煉自然水到渠成。
國外孩子為啥這么皮實---政府如何作為?
絕非某一部門責任,需要統(tǒng)籌安排,給予學校主動權,引導家長更新觀念
其實,許多中國青少年正遭遇的體質(zhì)問題,其他國家的孩子也未能幸免,像青少年肥胖更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難題。以美國為例,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全美國超重少兒的比例在過去25年里增長了3倍,目前這種狀況仍在繼續(xù)惡化。
學生鍛煉能否落實到位、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絕非某一個部門的事情,政府在其中發(fā)揮的引導和統(tǒng)籌作用至關重要。“目前行政管理過多導致體育教學活動的沖突,形成了所謂的‘圈養(yǎng)教育’。政府要投入硬件設施,監(jiān)督學校依法辦學,保證了這兩點,其他的事情可以把主動權交給學校?!毙鼙鎻娬{(diào)。
而其他國家鼓勵孩子鍛煉的舉措,也為我國青少年體質(zhì)工作拓展了思路。比如加拿大實行一系列保障兒童健康的退稅措施,由學校組織的課余活動的費用可用于退稅。比如日本,體育與教育同歸文部科學省,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比較順暢,學?;久刻於加畜w育課。再比如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2010年成立政府工作組,為針對美國兒童肥胖問題的“讓我們行動起來”運動提供有力支持,政府已經(jīng)開始與食品公司和醫(yī)療機構展開合作,研究有關立法和項目計劃。
國外孩子為啥這么皮實?怎么教育孩子?很多家長都這樣問,家長自身要明白一個道理,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對他的未來發(fā)展反而作用有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失去了健康的體魄、社會交往能力等,將來付出的代價更大。
本文轉自:母親大學[https://www.muqindaxue.com/]
原文鏈接:https://www.muqindaxue.com/zhiku/peiy/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