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戲劇表演、播音主持還是日常表達,具備彈性的聲音更有感染力和影響力,播音主持訓練中常說的聲音彈性,是指個體聲音在不同語境中的切換能力,高興時激昂,傷心時低沉,生氣時粗放,恐懼時顫抖等。怎樣才能提高聲音的彈性?
一、表達技巧訓練
1.丹田運氣,用氣發(fā)聲
用喉嚨發(fā)出的聲音,常因為中氣不足而略顯單??;丹田運氣,用氣發(fā)聲,不僅能有效保護嗓音,還能快速提升聲音的質感。調整表達時的一呼一吸,能使自己的身體變成行走的音箱。
2.音域適中,自然表達
聲音太高顯得很飄,聽起來刺耳,容易引發(fā)聽眾的煩躁;聲音壓喉,又給人不自然的感覺,容易讓聽眾的心情一下子不好了。把音域控制在適中狀態(tài),做到語調、語速適中,自己說起來自然,別人聽起來也舒服。
3. 內容得當,注重措辭
研究顯示,在日常溝通中,肢體動作的影響力為55%、語音語調的影響力為38%,所表述內容的影響力僅占7%,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不關注內容,因為內容與表達形式息息相關,它與肢體動作、語音語調的呈現(xiàn)息息相關。
內容設計的方法有很多,從形式、結構等方面都有值得推敲之處,此處不做展開,但建議大家在表達時,一定要避免過度使用代詞,多使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如果對方說,“你說的這里是他說的那里嗎?你能再說說你的意思嗎?我擔心他那里聽不清楚......”,你的體驗感是怎樣的呢?讓人難以恭維的內容自然無法成為受歡迎的聲音。
二、彈性技巧訓練
1.高低音對比
不同的音值可塑造不同的聲音角色,我們可以通過哼鳴找高音,再從氣泡音練習找低音,比如,蘿莉音音高且可愛,御姐音音調適中帶有范兒等,女生的聲音偏柔,男生的聲音顯剛。持續(xù)的高低音訓練,也是配音的基礎。
2.長短音對比
長音常伴隨疑問、感激、驚訝等豐富情緒,短音能展現(xiàn)精、氣、神等,常做練習,常做基本功練習,能使日常朗讀、表達更有韻律感覺。
3.強弱音對比
同樣的詞、句、段重音不同,傳遞的信息不相一致。強音給人深刻印象,弱音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常練習,能使言語表達更有感染力,甚至是沖擊力。
4.遠距離對話練習
隨時改變距離的練習能提升我們對聲音音量的控制力,在人數(shù)少的小空間,音量過大,會給人很強的壓力感,甚至引發(fā)耳鳴;置身于人數(shù)多的大空間,音量過小,氣場顯弱,無法有效傳遞信息,遠距離對話練習能幫助我們掌握音量切換的能力。
簡而言之,聲音的彈性練習,不看一朝一夕,也不能只是一時興起,持續(xù)練習基本功,聲音的彈力提升,功到自然成。